[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2643.5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2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微宏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张少君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尤其是一种便携式电源。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便携式电源一般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锂离子电池组,由于壳体一般为封闭结构,壳体内的空气不流通,电池组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很难散发出去,其温度升高后会直接影响到与电池组连接的保护电路板,进而影响保护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电源,散热良好,尤其是保护电路板的散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电源,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锂离子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由若干单体电池通过串联和并联连接而成,所述电池组的顶部设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上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上设有保护电路板,所述缓冲垫中间镂空并在绝缘板与保护电路板之间形成风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原理:外部自然风会通过壳体上的进风口进入壳体内,由于风道与风口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一部分自然风进入壳体后,会进入到风道内,从而将保护电路板上的热量带走,另一部分的自然风会直接带走电池组表面的热量;最后,经过热交换的风会从体上的出风口重新回到外界,从而形成整个便携式电源的循环风路,对便携式电源内部电池组及保护电路板的散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为改进,所述保护电路板上集成有电源输出插口,所述电源输出插口露置在壳体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上开设进风口和出风口,已经在保护电路板与绝缘板之间设置风道,从而形成整个便携式电源的循环风路,对便携式电源内部电池组及保护电路板的散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电源,包括壳体1和设于所述壳体1内的锂离子电池组2,所述电池组2由若干单体电池通过串联和并联连接而成。所述电池组2的顶部设有绝缘板3,所述绝缘板3上设有EVA材质的缓冲垫4,所述缓冲垫4上设有保护电路板5;所述缓冲垫4中间镂空并在绝缘板3与保护电路板5之间形成风道,该风道的作用不仅可以形成风路,而且可以容置保护电路板5上的电子元器件,使保护电路板5能够平整的贴于缓冲垫4上。所述壳体1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尽量设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保护电路板5上集成有电源输出插口6,所述电源输出插口6露置在壳体1外。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原理:外部自然风会通过壳体1上的进风口进入壳体1内,由于风道与风口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一部分自然风进入壳体1后,会进入到风道内,从而将保护电路板5上的热量带走,另一部分的自然风会直接带走电池组2表面的热量;最后,经过热交换的风会从体上的出风口重新回到外界,从而形成整个便携式电源的循环风路,对便携式电源内部电池组2及保护电路板5的散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缓冲垫4不仅可以形成风道,而且具有减震作用,使保护电路板5不会因振动而损坏其电子元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微宏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微宏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2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性片
- 下一篇:一种高效保温木结构环保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