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2597.9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1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微宏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4 | 分类号: | H01M2/2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张少君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组一般是由多个单体电池通过串联和或并联连接而成。现有的电池组为了其整体结构强度更高,电池组的形状一般为规则的几何体,并且电池组中的单体电池向某个中心汇聚的形态,因为电池组的半径越小(每个单体电池受到更多相邻的单体电池的挤压,从而形成相互的制约固定),其整体结构越强。这种形式的电池组虽然结构强度高,但是其厚度较厚,对于某些适用超薄电池组的场合并不适用。若按照目前电池组结构将单体电池排开设计,虽然能够解决电池组薄的问题,但是其整体结构强度严重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组,不但做得更薄,而且电池组的整体结构强度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由若干单体电池通过串联或并联连接形成,所述电池组呈板状结构,其厚度与一个单体电池的直径相同;所述电池组的顶部设有保护电路板,所述保护电路板呈站立式,其底部两端设有支撑脚使其底部与电池组之间形成用于过线的间隙;所述电池组的两侧设有环氧板,所述环氧板与电池组之间设有用于容置导线的隐藏空间。一般电池组的厚度会考虑到导线和保护电路板所占用的空间,本实用新型将保护电路板设计为站立式,因此其厚度远比一个单体电池的直径小,解决保护电路板占用厚度空间的问题;另外导线可隐藏在隐藏空间内,该隐藏空间可以是相邻单体电池之间的沟槽,沟槽被环氧板围闭后可用于收藏导线,从而解决导线占用厚度空间的问题,所以本实用新型电池组的厚度最小只有一个单体电池的直径大小。另外,为了加强电池组的整体结构强度,在电池组的两侧设置了环氧板,每个单体电池除了与相邻的单体电池接触连接外,还与两侧的环氧板连接固定,电池组受到两侧的环氧板夹持后,整体结构强度更高。
作为改进,所述保护电路板上设有通孔,两侧的环氧板之间设有铜柱连接,所述铜柱穿过所述保护电路板的通孔。铜柱的作用不仅可以将两环氧板之间的间距锁定,而且可以用于固定保护电路板。使保护电路板、环氧板和电池组成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站立式的保护电路板结构和隐藏空间的设置,可同时解决保护电路板和导线占用厚度空间的问题。在电池组的两侧设置了环氧板,每个单体电池除了与相邻的单体电池接触连接外,还与两侧的环氧板连接固定,电池组受到两侧的环氧板夹持后,整体结构强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保护电路板与电池组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所述电池组1由若干单体电池2通过串联或并联连接形成,本实施例以为七个单体电池2串联形成的电池组1为例进行说明。所述电池组1呈板状结构,其厚度与一个单体电池2的直径相同。所述电池组1的顶部设有保护电路板3,所述保护电路板3呈站立式,其底部两端设有支撑脚4使其底部与电池组1之间形成用于过线的间隙5;所述电池组1的两侧设有环氧板7,所述环氧板7与电池组1之间设有用于容置导线的隐藏空间。
一般电池组1的厚度会考虑到导线和保护电路板3所占用的空间,本实用新型将保护电路板3设计为站立式,因此其厚度远比一个单体电池2的直径小,解决保护电路板3占用厚度空间的问题;另外导线可隐藏在隐藏空间内,该隐藏空间可以是相邻单体电池2之间的沟槽,沟槽被环氧板7围闭后可用于收藏导线,从而解决导线占用厚度空间的问题,所以本实用新型电池组1的厚度最小只有一个单体电池2的直径大小。另外,为了加强电池组1的整体结构强度,在电池组1的两侧设置了环氧板7,每个单体电池2除了与相邻的单体电池2接触连接外,还与两侧的环氧板7连接固定,电池组1受到两侧的环氧板7夹持后,整体结构强度更高。
如图1所示,所述保护电路板3上设有通孔,两侧的环氧板7之间设有铜柱6连接,所述铜柱6穿过所述保护电路板3的通孔,铜柱6的作用不仅可以将两环氧板7之间的间距锁定,而且可以用于固定保护电路板3。使保护电路板3、环氧板7和电池组1连接成为一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微宏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微宏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25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桩连接结构及桩
- 下一篇:一种带有正极隔离片的锂离子电池立体隔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