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弓形桥洞的桥梁的防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2313.6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3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光华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1F15/14;E02B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弓形 桥洞 桥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的船撞保护技术,尤其涉及用于弓形桥洞的桥梁的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大量跨海、跨江、跨河桥梁不断兴建。而这种桥梁本身所处的江、河、湖、海域大都是繁忙的航道,其水流、波涛、风浪等情况复杂,桥梁不可避免地承担着一定的船舶碰撞的风险。在非状况下,船舶碰擦或撞击桥梁的桥墩或桥架时,具有一定速度的船舶的动量很大,按照动量定理:mv1-mv2=F△t,△t是瞬间,因而其撞击力是巨大的,毁损桥梁时有发生。
目前,在江河湖海的桥梁的桥洞大多数是弓形的,船只过往桥洞时,船只偏航撞到桥墩,或船只顶部高出桥梁的净高,与桥架发生碰撞;碰撞桥梁是由以下因素影响:潮夕的不确定性;潮水的变化;水流的变动;航道的变化;风浪天气的变幻;船舶技术状况及伪规操作;船员素质低、驾驶人员安全意识和情绪等非状态下航行,出现船只正插、正撞、侧碰、侧撞、偏转撞击,因此桥梁必须设置防撞装置,保护桥梁的安全。
船只过往桥洞时,因某些原因,使船只行驶发生了偏移或偏转,使船撞桥梁的桥架。所以在重要的桥梁的桥架必需设置导航纠偏的限高防撞的防撞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用于弓形桥洞的桥梁的防撞装置,它能有效地防护船只撞击桥梁,对防撞装置内侧的桥梁桥墩或桥架起到保护作用,并要求防撞装置坚固耐用,容易安装施工,容易维护保养及修理。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弓形桥洞的桥梁的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桥梁桥墩或桥梁桥基的前、后区域的墩台或基台,在墩台或基台上设置防撞的导航架,其中,墩台或基台由桩基与承台组成,防撞的导航架安装在承台上。
上述防撞的导航架由导航构架和导航头部组成,其中,导航构架是贯穿于桥洞的航道侧,导航头部是导航架位于航道侧边呈现向外扩张的流线形的头部或导航架位于航道侧边呈现向外扩张的斜面的头部。
流线形的头部常用于轮船、火车、汽车、飞机的头部,本方案将流线形的头部应用于导航构架的头部结构,当船撞防撞构架的流线形头部时,产生切向分力,使船只离开桥墩,向航道中移动,起到有效的导航作用;
在机床行业:机床上的导轨常采用一侧或二侧为斜面的导轨,本方案将斜面的头部应用于导航构架的头部结构,起到有效的导航作用。
上述的防撞的导航架可以直接套装在柱形承台上,也可以通过连接部件安装在承台上。
上述处于墩台或基台的承台上的防撞的导航架部分设有导航架的重平衡装置。
上述导航架的重平衡装置是由导航架的平衡架、重锤、平衡索及吊塔组成的重锤式的重平衡装置。
上述导航架的重平衡装置是由导航架的平衡架、液压平衡油缸、平衡索及吊塔组成的液压平衡油缸式的重平衡装置。
在上述的墩台或基台的航道侧,设置包括支架和支承的用于托举导航架的辅助支承。
在上述的墩台或基台的承台上安装着直线移动机构,防撞的导航架是通过直线移动机构与墩台或基台的的承台连接,并在直线移动机构的前后方,在承台上安装着缓冲装置,导航架的端部或直线移动机构的移动部件的前后端与缓冲装置连接或接洽,缓冲装置既在导航架受撞时,接受船撞的撞击能,又在导航架导航,使船只离开后,在缓冲装置的反作用下,导航架回位。
上述直线移动机构是由拖板或滑块与直线的导轨组成的直线导轨移动机构,或是由拖板或滑块与直线的滑槽组成的直线滑槽移动机构。
处于桥梁桥墩或桥梁桥基的前后区域的防撞的导航架部位上,设置平行于桥架的限高防撞架,该限高防撞架的净高与桥架净高等高,限高防撞架的底面的形状与桥架的底面的形状相符。
上述限高防撞架的外侧布设着辅助缓冲器或缓冲件,处于航道二侧的限高防撞架由绳或索或网或链或带等柔性连接装置连接。
在上述导航架的侧边或周边布设着缓冲器或缓冲件。
在上述导航架的航道侧边布设着导航消能的滚轮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光华,未经杨光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23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