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荷开关灭弧栅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91067.2 | 申请日: | 2013-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1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邓展宏;许清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希格玛电气(珠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9/36 | 分类号: | H01H9/3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 地址: | 519085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负荷 开关 灭弧栅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应用于负荷开关柜领域的负荷开关灭弧栅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部分负荷开关由于灭弧装置技术的缺乏,造成了负荷开关的动、静触头在开断负荷电流时,易产生长时间的高温电弧,最终烧坏整个触头系统,严重降低负荷开关的开断性能,甚至会烧毁开关设备;市面上还存在一部分灭弧装置,但其结构设计不合理,在开断过程中动触头与灭弧装置之间易产生碰撞,再加上生产成本、现有工艺和材料的限制,无论是在开关整体导电性的问题上,还是动触头上的导电杆与灭弧装置常常发生熔焊,进而使负荷开关丧失使用功能的问题上,现有技术均存在较多的缺陷;只有保证动触头和灭弧装置之间存在足够的间隙,在开断过程中相互之间不发生接触,且灭弧装置能够将动、静触头之间的电弧引离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动触头和灭弧装置之间不发生熔焊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有效防止所述动触头与所述灭弧装置发生碰撞,进而造成动触头与灭弧装置熔焊,最终导致负荷开关丧失使用功能的负荷开关灭弧栅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动触头、静触头及与所述动触头铰链连接的母线导电杆,所述负荷开关灭弧栅机构还包括与静触头铰链连接的安装座及安装在所述安装座插槽上的若干灭弧栅片,所述灭弧栅片为左右对称的铜钨合金片,每个所述灭弧栅片上均设有弧形部且在所述弧形部的下方均开有灭弧口,所述灭弧口的开距L大于所述动触头的开距l。
进一步,所述灭弧栅片与所述静触头的表面均电镀有银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动触头、静触头及与所述动触头铰链连接的母线导电杆,所述负荷开关灭弧栅机构还包括与静触头铰链连接的安装座及安装在所述安装座插槽上的若干灭弧栅片,所述灭弧栅片为左右对称的铜钨合金片,每个所述灭弧栅片上均设有弧形部且在所述弧形部的下方均开有灭弧口,所述灭弧口的开距L大于所述动触头的开距l,所述灭弧栅片与所述静触头的表面均电镀有银层,所以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进一步提高开关的整体导电性,而且可以有效防止所述动触头与所述灭弧装置发生碰撞,进而造成动触头与灭弧装置熔焊,使负荷开关丧失使用功能,另外所述弧形部的设计更加提高了整体的灭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动触头1、静触头2及与所述动触头1铰链连接的母线导电杆3,所述负荷开关灭弧栅机构还包括与静触头2铰链连接的安装座4及安装在所述安装座4插槽上的若干灭弧栅片5,所述灭弧栅片5为左右对称的铜钨合金片,每个所述灭弧栅片5上均设有弧形部51且在所述弧形部51的下方均开有灭弧口52,所述灭弧口52的开距L53大于所述动触头1的开距l54;所述灭弧栅片5与所述静触头2的表面均电镀有银层。
具体工作原理:当负荷开关合闸时,所述动触头1插入所述静触头2,首先经过所述灭弧栅片5;当负荷开关分闸时,所述动触头1离开所述静触头2,最后经过灭弧栅片5。因此,无论负荷开关合闸或分闸,电弧总在所述动触头1端部与灭弧栅片5之间产生。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充气负荷开关柜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希格玛电气(珠海)有限公司,未经希格玛电气(珠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10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