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抱婴腰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0830.X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7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林佳仁;林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佳仁 |
主分类号: | A47D13/08 | 分类号: | A47D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抱婴腰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抱婴腰凳。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些抱婴腰凳,如传统的单腰带腰凳,单单通过腰带将腰凳绑缚于家长的腰间,再将婴儿抱坐在腰凳上;又如一般的双肩带腰凳,主要是在腰凳前方设有婴儿靠垫,婴儿靠垫和两根肩带相连,将腰带绑缚于家长腰间的同时,通过肩带和腰带连接进行背挎,虽然都能够起到减少家长抱婴时双手的负担的作用,但是婴儿具有一定的重量,抱婴时传统单腰带的腰凳单靠腰带受力,腰凳容易下沉,下端抵住家长腹部,较长时间使用时容易引起腹部不适甚至疼痛,且容易造成连接部位损坏,产生安全隐患;而使用一般的双肩带腰凳时,婴儿靠垫会束缚婴儿,造成不适,增加婴儿的排斥感,肩带在分担腰凳承受力时,甚至会对婴儿造成勒挤,对婴儿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中的抱婴腰凳,由腰带和背带组成,腰带上设有婴儿坐垫,婴儿坐垫为腰带上突出的囊袋,囊袋内装有填充块,囊袋开口覆层通过拉链闭合。其改进之处在于:腰带上设有一根背带,背带通过其两端设有的连接件与腰带连接,方便家长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腰带横向两端设有魔术贴和连接件,上端设有两个可与背带连接的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所述背带上设有可沿背带滑动的护垫。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背带的长度可以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腰带上的背带可以为两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腰带上的连接件与腰带上的连接带相连,连接带的长度可以调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腰带上端的两组连接件分别设在左右腰带上边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腰带上端两组连接件分别设在婴儿坐垫内侧左右对称的上边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所述的腰带上端的连接件可以一个为一组也可以是两个为一组,两组连接件以婴儿坐垫上边缘中点为对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所述的连接件可以是卡扣、挂钩等可拆卸式的连接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一根背带与腰带相连,背带穿挎于肩膀或脖子上,抱婴时可以通过调节背带的长度来调整分担腰带承受的重量,减轻婴儿坐垫和腰带连接处的受力,提高安全性,解除双肩腰凳婴儿背带对婴儿的束缚,同时还减少婴儿坐垫下端对家长腹部的抵触压力,减轻家长负担。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穿戴和脱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肩带使用的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肩带使用的正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肩带使用的腰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肩带使用的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双肩带交叉背挎使用的组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双肩带使用的正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双肩带卡扣交叉扣接使用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及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实施例1
在图1、图2和图3中,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抱婴腰凳,由腰带1和背带2组成,腰带上设有婴儿坐垫3和一根背带2,背带2两端设有卡扣5,卡扣5与腰带1上端的卡扣4相连接。使用时将腰带1上的婴儿坐垫3朝外,绑缚于家长腰部,并通过设在腰带横向两端的魔术贴6贴紧,再将腰带两端的卡扣7相扣进行加固,然后将背带2穿过家长一侧腋下,绕过另一侧肩膀,或直接将背带挂挎在颈部后方,同时将背带2上的护垫8调整到肩膀上或颈部后方,最后将背带2两端的两个卡扣5分别与腰带上相对应的卡扣4相扣,两个卡扣4分别设置在腰带左右两边,设置范围为: A点到A'点之间(含A点和A'点),两个卡扣4以婴儿坐垫上边缘中点C为对称。调整好背带2的长度至合适的位置,待穿戴和固定好后,将婴儿抱坐于婴儿坐垫上,抱住婴儿即可。
实施例2
以实施例1相同的背挎方式进行抱婴,腰带上的两个卡扣4分别设置在婴儿坐垫左右两边,设置范围为: A'点到B点之间(含A'点和B点),两个卡扣4以婴儿坐垫上边缘中点C为对称。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佳仁,未经林佳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08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博物馆藏品保存展示柜的框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休闲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