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量开关调变杆的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0370.0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0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孟超;刘广超;苗青;王爱涛;张志明;梁海鹏;赵治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张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量 开关 调变杆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一种能量开关调变杆的冷却系统,属于能量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能量开关调变杆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能量开关,是一种改变加速管内电磁场分布的装置。它的目的在于保持加速管聚束段(靠近电子枪的一小段)场分布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其后的主加速段(电子速度接近光速)内的场强,从而在大范围改变加速管出口能量的同时保证其能谱不变。
它的工作方式通常是通过某种方式改变加速管中的某一个谐振腔的谐振状态,从而改变整个谐振腔链的电磁场分布。能量开关技术,就是在加速管的群聚段和主加速段之间的某个耦合腔中插入一个调节机构,通过调节其参数使主加速段的加速场强可以在大范围内变化。而群聚的场强基本不变。
调变杆是能力开关的核心部件,由于加速管在工作时会在腔体内产生大量的热量,而调变杆是插入到腔体内部的,现有技术下并没有对调变杆进行有效冷却的冷却方式,所以如何对调变杆进行冷却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冷却调变杆、设计简单的能量开关调变杆的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能量开关调变杆的冷却系统,包括调变杆和驱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变杆套在驱动杆上端,调变杆内部开有冷却腔,驱动杆上端设有导流管,导流管伸入冷却腔内,调变杆和驱动杆的侧壁上均开有同心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管通过进水口连通导流管下端,导流管上端连通冷却腔,冷却腔通过出水口连通出水管。由导流管将冷却水导流至冷却腔内部,再经出水口由出水管排出,实现调变杆的冷却。
所述的驱动杆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竖直截面呈L型,进水口和出水口横向钻通驱动杆侧壁,竖向钻通驱动杆顶端,在驱动杆中形成两条L型通道。
所述的调变杆内部的冷却腔上方为密封结构,下方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的导流管伸至冷却腔顶端,并与调变杆顶部之间留有空隙。可以保证冷却水从冷却腔顶部往下流,使冷却均匀,彻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导流管、进水管和出水管,使调变杆和驱动杆内形成水循环系统,利用水循环将调变杆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冷却调变杆的目的,不仅有效实现调变杆冷却,而且设计简单,经济适用,可用于所有型号的能量开关的调变杆的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该能量开关调变杆的冷却系统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其中:1、驱动杆 2、调变杆 3、导流管 4、进水管 5、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2:一种能量开关调变杆的冷却系统,包括调变杆2和驱动杆1,调变杆2套在驱动杆1上端,调变杆2内部开有冷却腔,驱动杆1上端设有导流管3,导流管3伸入冷却腔内,并一直伸至冷却腔顶端,与调变杆2顶部之间留有空隙,可以保证冷却水到达冷却腔顶部后,顺利流下。调变杆2和驱动杆1的侧壁上均开有同心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调变杆2内部的冷却腔上方为密封结构,下方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
驱动杆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竖直截面呈L型,进水口和出水口横向钻通驱动杆1侧壁,竖向钻通驱动杆1顶端,在驱动杆1中形成两条L型通道。
进水管4通过进水口连通导流管3下端,导流管3上端连通冷却腔,冷却腔通过出水口连通出水管5。
上述的导流管3可以采用一根主管的方式,也可以使用多根细管组合成在一起的方式,冷却水从多根细管中流过。
冷却系统工作时,进水管4与水源连接,水由进水管4进入冷却系统,经调变杆2和驱动杆1的进水口,进入导流管3,导流管3将水导流至调变杆2内部的冷却腔中,冷却水在冷却腔中起到冷却调变杆2的作用,热量和冷却水经驱动杆1和调变杆2的出水口,最后由出水管5排出,完成调变杆2的冷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03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材定位固定装置
- 下一篇:连铸坯下表面缺陷的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