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形散热风扇扇框的整合性结构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9510.2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4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炳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炳麟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丛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风扇 整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合性结构体,特别是涉及薄形散热风扇扇框的整合性结构体。
背景技术
电气产品在使用时会产生热,风扇提供散热的需求。风扇产品为适应愈来愈薄的市场需求,其厚度从10mm逐渐降至4mm,甚至需降至3mm以下。这样的厚度已超出一般塑胶射出的能力范围。因此,就一般的薄形散热风扇的扇框而言,其底板通常是采用金属底板。
薄形散热风扇的扇框一般包括金属底板、轴承、中管与流道挡墙。
请参阅图1及图2,其为现有薄形散热风扇扇框的剖面示意图及其组装方式示意图。现有薄形风扇扇框600包括有金属底板610、轴承620、铜中管630、流道挡墙640与固定环650。其中,金属底板610的中央部位设有结合孔611;铜中管630以铜材车制而成,其底端铆接于金属底板610的结合孔611;轴承620挤压入铜中管630的内径内;固定环650也压入铜中管630的内径内,将轴承620的端面固定,防止轴承脱落;至于流道挡墙640则以金属薄板将流道成型再与金属底板610的外周铆接,或以塑胶射出形成流道再与金属底板610的外周粘接。
然而,现有薄形散热风扇扇框的结构体及其组装方式有如下一些明显缺憾:(一)、必须先以铜材车制成铜中管630,增加制造工时及成本;(二)、铜中管630以铆接方式与金属底板610的结合孔611结合,其铆接结合有结合不稳与铜中管630倾斜的风险;(三)、轴承620以挤压方式挤压入铜中管630,轴承620有挤压不良及变形的风险;(三)、轴承620挤压入铜中管630也有松脱的风险,必须再辅以固定环650固定;(四)、流道挡墙640另行制作,再与金属底板610粘接或焊接;(五)、以上原因,乃造成现有薄形散热风扇扇框制造费时、成本高昂、以及产品不良率高等缺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稳固且精准的薄形散热风扇扇框的整合性结构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薄形散热风扇扇框的整合性结构体,包括:金属底板,其具有位于其中央部位的环形承载部与邻接于该环形承载部的外围的多个结合孔;轴承,具有环体,该环体的中心具有轴孔,且该环体具有位于相对向的底端部与顶端部,该底端部抵靠于该金属底板的环形承载部,该顶端部具有相接续的直体段与斜肩段;塑胶中管,其一体成型的填注于该金属底板的多个结合孔并包固于该轴承的环体的外周;以及塑胶流道挡墙,其一体成型的结合于该金属底板的外周。依此达成金属底板、轴承、塑胶中管及塑胶流道挡墙的一体成型的整合性结合的结构体,其各元件之间的结合稳固且精准。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薄形散热风扇扇框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现有薄形散热风扇扇框的分解图,并显示其组装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薄形散热风扇扇框的整合性结构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薄形散热风扇扇框的整合性结构体的制造模具示意图,并显示该模具与该扇框整合性结构体的关系图。
图5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薄形散热风扇扇框的整合性结构体的制造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当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请参阅图3,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薄形散热风扇扇框的整合性结构体包括金属底板100、轴承200、塑胶中管300与塑胶流道挡墙400。
金属底板100具有位于其中央部位的环形承载部110与邻接于该环形承载部的外围的多个结合孔120。
轴承200为例如是含油粉末轴承,其具有环体210,环体210的中心具有轴孔220,且环体210具有位于相对向的底端部211与顶端部212,其中,底端部211抵靠于金属底板100的环形承载部110,顶端部212则具有相接续的直体段213与斜肩段214。
塑胶中管300一体成型的填注于金属底板100的多个结合孔120并包固于轴承200的环体210的外周。塑胶流道挡墙400也一体成型的结合于金属底板100的外周。轴承200环体210外周的直体段213与斜肩段214的曲折构形,可以增进塑胶中管300与轴承200之间的结合牢固性。另外,由于轴承200的底端部211抵靠于金属底板100的环形承载部110,因此能防止轴承200自底端方向脱落;再者,由于轴承200的顶端部212具有斜肩段214,且受塑胶中管300所包固,因此能防止轴承200自顶端方向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炳麟,未经王炳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95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串联伸缩油缸
- 下一篇:具有内外置轴承通用结构的三螺杆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