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加热釜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88465.9 | 申请日: | 2013-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1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淑宝;崔妍珍;谢金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城市良丰容器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张曰俊 |
| 地址: | 262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加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釜,具体说是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新型加热釜。
背景技术
普通加热釜,多为夹套加热釜,即用夹套加热釜加热釜内介质。传统加热釜热传递的过程长、热阻大,效果差,釜内介质的温升速度慢,加热时间长,且热效率低、热损大,只有一面加热另一面散热,生产发展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种燃料燃烧充分,热效率高的新型加热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在裙座的上方支撑有两端带椭圆形封头的筒体,在筒体的内部下端设有燃烧室,燃料进口设在燃烧室一侧的筒体上,炉排管将燃烧室间隔,在筒体的内部四周均布设有六根螺旋形换热管,螺旋形换热管的下端通过下环形集箱与燃烧室的下端外周连接,螺旋形换热管的上端与设在筒体内部上端的上环形集箱连接在一起,在上环形集箱的中间部位连接有烟道管,烟道管与设在筒体外部的引风机连接在一起,介质入口和排污口分别设在筒体的下部两侧,介质出口设在筒体顶端。
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反烧技术,燃烧充分。燃料燃烧充分,多面加热,介质热吸收效率高。本实用新型使生产企业大幅度增产增值,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裙座,2、椭圆形封头,3、筒体,4、燃烧室,5、燃料进口,6、炉排管,7、螺旋形换热管,8、下环形集箱,9、上环形集箱,10、烟道管,11、引风机,12、介质入口,13、排污口,14、介质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裙座1的上方支撑有两端带椭圆形封头2的筒体3,在筒体3的内部下端设有燃烧室4,燃料进口5设在燃烧室4一侧的筒体3上,炉排管6将燃烧室4间隔,在筒体3的内部四周均布设有六根螺旋形换热管7,螺旋形换热管7的下端通过下环形集箱8与燃烧室4的下端外周连接,螺旋形换热管7的上端与设在筒体3内部上端的上环形集箱9连接在一起,在上环形集箱9的中间部位连接有烟道管10,烟道管10与设在筒体3外部的引风机11连接在一起,介质入口12和排污口13分别设在筒体3的下部两侧,介质出口14设在筒体3顶端。
通过以上设置,通过介质入口12将介质加入本实用新型的筒体3内,在燃烧室4内点燃燃料, 高温烟气在引风机11的作用下被吸入下环形集箱8、经多根螺旋形换热管7进入上环形集箱9,高温烟气在下环形集箱8、螺旋形换热管7和上环形集箱9内与筒体3内的介质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换热后的低温烟气通过烟道管10进入引风机11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城市良丰容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诸城市良丰容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84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