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汽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8405.7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0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段宏峰;张卓绝;陈摩杰;朱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李猛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的蒸汽回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加药装置的蒸汽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化工厂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伴随有大量蒸汽产生,蒸汽经冷凝器冷凝,成为凝结水,凝结水可重复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做好蒸汽回收,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少蒸汽的排放,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环境,然而,参与生产过程的蒸汽,冷凝后会含有O2、CO2和SiO2等杂质,其中的溶解氧容易造成对管路和设备的腐蚀,含有的SiO2容易形成结垢,造成管道和装置的堵塞,而溶入凝结水中的CO2会形成弱电解质H2CO3,H2CO3在水中分解为H+和HCO3-,从而影响蒸汽的PH值,造成管路腐蚀。同时,压缩机组对蒸汽的要求比较高,蒸汽中的杂质和蒸汽的PH值不同,也会影响压缩机组的正常运作。
现有蒸汽回收系统没有设置加药装置,或将加药装置设于凝液支管处,分别向各凝液支管加药,加药装置设有多个支管,每个支管上设有控制阀,其不但控制复杂,而且由于换热器的位置不同,其药量流向不同,可能造成距离加药器远的换热器无法加药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蒸汽回收系统,以节约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将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汽,经加药处理后,除去水中的溶解氧、调节水的PH值及除去水中的结垢,并重复供生产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蒸汽回收系统,包括冷凝器、凝液主管、泵、加药装置、控制阀、凝液支管及换热器;
所述的凝液主管的一端设有蒸汽入口,自蒸汽入口处,凝液主管依次与冷凝器及泵相连通,与泵出水端相连的凝液主管又与一组平行的凝液支管连通,所述的凝液支管上连接有换热器,且凝液支管的终端相互连通,并通过一根连接管道与用户端相连接;
所述的一组平行的凝液支管至少包含两个凝液支管;
所述的与泵出水端相连的凝液主管又通过连接管道与加药装置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泵为离心泵。
利用所述的蒸汽回收系统,其工艺为:
a、蒸汽自蒸汽入口处进入凝液主管,经此部分凝液主管缓冲,进入冷凝器进行冷凝;
b、蒸汽经冷凝后成为凝液,又被泵抽送至凝液主管,凝液在流动的过程中,加药装置通过与凝液主管的连接管,向凝液主管中的凝液添加药剂;
c、加药后的凝液进入凝液支管,并通过与凝液支管相连接的换热器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尾气和凝液闪蒸出的蒸汽,通过连接管道输送给用户端。
进一步的,所述药剂为除氧剂、PH值调节剂和清锅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PH调节剂为中和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蒸汽自动回收系统,可以将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汽,经加药处理后,重复利用,节约了大量的水,降低了工厂的生产成本,同时也保护了环境,与现有技术“加药装置设于凝液支管处,分别向各凝液支管加药,加药装置设有多个支管,每个支管上设有控制阀”相较,本系统直接向凝液主管添加药物,避免了在每个支管上设置控制阀,使阀门控制复杂化的难题,同时也解决了由于换热器的位置不同,其药量流向不同,造成的距离加药装置较远的换热器无法加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凝器,2、凝液主管,3、泵,4、加药装置,5、控制阀,6、凝液支管,7、换热器,8、用户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蒸汽回收系统,包括冷凝器1、凝液主管2、泵3、加药装置4、控制阀5、凝液支管6及换热器7;
所述的凝液主管2的一端设有蒸汽入口,自蒸汽入口处,凝液主管2依次与冷凝器1及泵3相连通,与泵3出水端相连的凝液主管2又与一组平行的凝液支管6连通,所述的凝液支管6上连接有换热器7,且凝液支管6的终端相互连通,并通过一根连接管道与用户端8相连接;
所述的一组平行的凝液支管6至少包含两个凝液支管;
所述的与泵3出水端相连的凝液主管2又通过连接管道与加药装置4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泵3为离心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未经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84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