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脏病组合检测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7801.8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6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汇创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58 | 分类号: | G01N33/558;G01N33/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脏病 组合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医疗检测项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脏病组合检测卡。
背景技术
侧向层析及金标技术的检测卡是可以通过检测患者血液、尿液等体液成份,从而对人体进行免疫分析的医学检验耗材。
现有技术中,现有各厂家检测卡通常都是单项目单卡(即一个检测卡中装置一个测试条进行一个项目检测)。面对患者的多项目同时检测时只能逐项检测。一方面费时费力,一方面也造成了耗材外壳的浪费。也有部分厂家将不同项目在同一个检测卡内同一个测试条中组合进行,但是由于不同抗体配方的干扰及测试条流体的不稳定造成了检测结果的不准确。
目前对于胸痛胸闷病人医生首先要进行心梗、心衰、肺动脉栓塞三种比较凶险疾病的筛查诊断,而这三种疾病的筛查和诊断分别与肌钙蛋白I/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D-二聚体三种标志物检验有很大相关性。临床应用检测卡对这三个项目进行检测时通常都要逐项检测,分别采用三个检测卡才能完成。造成了操作繁琐、检验耗材的浪费和医院成本的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心脏病组合检测卡,同时进行肌钙蛋白I/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D-二聚体三个项目的检测,以帮助医生实现快速、方便的对胸痛胸闷患者进行检验诊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心脏病组合检测卡,包括检测卡背板、上盖、肌钙蛋白I侧向层析测试条及卡槽、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侧向层析测试条卡槽、D-二聚体侧向层析测试条卡槽、加样孔和显示窗;检测卡背板上平行设置有肌钙蛋白I侧向层析测试条及卡槽、氮末端脑钠肽前体侧向层析测试条及卡槽、D-二聚体侧向层析测试条及卡槽,上盖设置在检测卡背板上方,上盖对应卡槽的位置设置有加样孔和显示窗。
所述的检测卡中包含三个检测项目的测试条,分别为肌钙蛋白I侧向层析测试条、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侧向层析测试条、D-二聚体侧向层析测试条;每个测试条均为独立测试条;三个检测项目的测试条平行排列;测试条排列顺序不限定。
所述的三个检测项目的测试条分别有对应的独立加样孔和显示窗;
并在上盖外壳相应处有相应测试条的项目标识。
所述的检测卡为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项目组合对胸痛胸闷患者可以进行有效地筛查诊疗;
2、通过项目组合防止医生遗漏检验项目;
3、组合项目操作更简单便捷,无论肉眼判读还是仪器判读都比传统的单卡单项更方便高效
4、节省了检测卡壳体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5、测试条区域独立,侧向层析过程中项目间没有任何影响,比在同一个测试条上实现多项目检测准确性要好的多。
6测试条区域独立,项目标识更清楚,不容易发生误判和混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卡背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脏病组合检测卡,包括检测卡背板1、上盖2、肌钙蛋白I侧向层析测试条及卡槽3、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侧向层析测试条及卡槽4、D-二聚体侧向层析测试条及卡槽5、加样孔6和显示窗7;检测卡背板1上平行设置有肌钙蛋白I侧向层析测试条及卡槽3、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侧向层析测试条及卡槽4、D-二聚体侧向层析测试条及卡槽5;上盖2设置在检测卡背板1上方,上盖2对应卡槽的位置设置有加样孔6和显示窗7。
所述的肌钙蛋白I侧向层析测试条卡槽3、氮末端脑钠肽前体侧向层析测试条卡槽4、D-二聚体侧向层析测试条卡槽5内分别设置有肌钙蛋白I侧向层析测试条、氮末端脑钠肽前体侧向层析测试条、D-二聚体侧向层析测试条。每个测试条均为独立测试条;三个检测项目的测试条平行排列;测试条排列顺序不限定。
所述的三个检测项目的测试条分别有对应的独立加样孔和显示窗;
并在上盖外壳相应处有相应测试条的标识;
所述的检测卡为长方形。
本具体实施方式每个检测项目均由相对应的侧向层析或金标测试条通过加入测试样品后完成抗原抗体反应,并通过肉眼或仪器完成对检测结果的判读及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汇创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汇创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78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鳍结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