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变形缝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7598.4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4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刚;罗世培;史宣陶;郭俊;张红英;陈军;杨征;张增;李辉;李俊;代刚;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工程 混凝土结构 变形缝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工程结构类,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变形缝构造。
背景技术
为应对结构的不均匀沉降、热胀冷缩效应、偶然外荷载作用(如地震、人防荷载等)等对地下工程的不利作用,通常地下工程结构均预先在结构变形敏感部位或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变形缝,将结构分割成若干相对独立单元。根据在结构中的变形方向和目的,地下工程变形缝可分为用于应对结构竖向不均匀沉降的沉降缝,用于应对结构轴向伸缩变形的伸缩缝,用于应对结构横向错动位移的错动缝。
目前国内地下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变形缝的通用做法为:在结构的底板、侧墙和顶板中预埋一道封闭成环的中置式止水带,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再辅以封闭成环的外贴式止水带、密封胶或可卸式止水带等措施,通常宽度为20~30mm。
目前国内地下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变形缝主要有以下不足:
1、根据现行地下工程防水规范和变形缝的实际构造:用于应对沉降的变形缝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30mm,因此目前常规的变形缝无法满足特殊地下工程沉降差超过30mm,尤其位于地质构造带(如断层破碎带、地裂缝等)、地基基础突变处,最大沉降差值可达300mm、甚至更高的隧道等特殊地下工程对变形缝沉降能力的要求;
2、根据现行地下工程防水规范、变形缝材料及实际构造:变形缝宽度宜为20~30mm,这大大限制了变形缝的伸缩变形能力;
3、一旦发生预设条件下的拉伸、沉降、错动等变形,变形缝将基本失去防水功能,很难满足地下工程的防水要求,尤其在埋深较大的隧道、地下厂房等承受高外水压的地下工程中问题更严峻;
4、作为变形缝构造关键构件的中埋式止水带受施工影响较大,安装质量和防水性能均较难控制。
基于以上原因,有必要对传统地下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变形缝构造进行重新审视和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下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变形缝构造,该构造能大幅度地提高变形缝适应沉降、伸缩、错动的变形能力,使之在各种变形条件下仍能满足相应的防水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变形缝构造,包括先期浇筑混凝土结构、后期浇注混凝土结构及其对应端面所形成的变形缝,其特征是:所述变形缝内在先期浇筑混凝土结构、后期浇注混凝土结构的端面上分别固定设置右侧端板、左侧端板,右侧端板、左侧端板板面上具有分别向先期浇筑混凝土结构、后期浇注混凝土结构内凸入的U型槽结构,两U型槽结构内分别设置弹性密封垫,易脆断限位构件连接两侧端板并精确设定两侧弹性密封垫的初始压缩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变形缝的沉降、伸缩、错动变形能力通过弹性密封垫内部结构、材料性能和初始压缩量的综合设计来实现,变形能力和变形范围均可做到精确设计,变形缝最大变形能力超过100mm,最大可达结构厚度的2/3,大幅度地提高了变形缝适应沉降、伸缩、错动的变形能力;变形缝在各种变形条件下仍能满足相应的防水要求;变形缝安装基本不受施工影响,质量能够保证。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四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变形缝构造施工完毕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变形缝构造发生预设压缩变形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变形缝构造发生预设拉伸变形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变形缝构造发生预设竖向沉降或横向错动变形状态示意图。
图中示出构件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变形缝10、先期浇筑混凝土结构11、后期浇注混凝土结构12、左侧端板21、右侧端板22、易脆断限位构件23、左侧弹性密封垫31、右侧弹性密封垫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75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挖掘机与挖掘工具的连接轴装拆装置
- 下一篇:支撑式窨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