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黏贴式血管压迫垫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87339.1 | 申请日: | 2013-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9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杨田;张金旻;张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黏贴 血管 压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弹性恢复力造成对受创血管的持续压迫以快速、方便达到止血效果的黏贴式血管压迫垫。
背景技术
临床上,除了直接的损伤,还有很多操作会对病人的血管造成损伤,如留置静脉输液导管,留置动脉导管,抽取动脉或静脉血进行检查等,当血管创口较小时,通过压迫即可达到止血的目的,但压迫时间不够则会造成无法止血,发生瘀斑、皮下血肿甚至继续出血等情况,为了保证止血充分,需要对有创口的血管处进行充分并足够时间的压迫。
现行的止血方法包括压迫绑带,止血贴等方法,但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缺点。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20184608.6,实用新型名称为“止血带”,公开号为CN202078362U,公开了一种止血带,由带体构成,带体为弹性带,其一端设有挂钩,另一端设有扣眼。所述的扣眼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每个扣眼等间距的并排设置在带体上。
以上止血设备的主要功能在于利用绑带的张力对血管产生持续的压力以达到持续止血的目的,但是需要使装置环绕血管创口处,操作复杂,对一些使用此类装置实施创口止血成本较高,如留置管或留置针造成的创口的止血。
再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20498257.0,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止血贴”,公开号为CN202776446U,公开了一种止血贴,包括医用弹力基带、止血药物层、弹性压块、第一胶贴层、第二胶贴层和离型层。上述止血药物层固定地设在医用弹力基带的中部;上述弹性压块设在止血药物层和医用弹力基带之间,包裹在止血药物层内;上述第一胶贴层和第二胶贴层设在医用弹力基带上,分别位于止血药物层的两侧;上述离型层覆盖在第一胶贴层、止血药物层和第二胶贴层上。
以上止血贴的主要功能在于利用弹性压块的恢复力和医用弹力基带的限位作用产生对创口的压力,以达到止血的目的,但是,本止血贴易松弛脱落,不能有持久的止血效果,且对血管的压迫力不足,难以达到快速的止血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弹性恢复力造成对受创血管的持续压迫以快速、方便达到止血效果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黏贴式血管压迫垫,包括弹性压迫垫、固定贴膜和弹性加压黏贴带,其弹性压迫垫固定在固定贴膜的粘性面上,固定贴膜的非粘性面上还延伸出弹性加压黏贴带,弹性加压黏贴带与弹性压迫垫同侧的面具有粘性。
较佳地,弹性压迫垫呈条形。
较佳地,弹性压迫垫呈半圆柱体。
较佳地,弹性加压黏贴带之间以弹性压迫垫为中心对称分布。
较佳地,弹性加压黏贴带为3至8条。
较佳地,弹性压迫垫两侧的固定贴膜上各设置了3条弹性加压黏贴带,左、右弹性加压黏贴带与居中弹性加压黏贴带的间距相同。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血管受创的不同情形以及不同的患者,制备不同规格的黏贴式血管压迫垫。
本实用新型采用黏贴方式进行固定,方便黏贴及移除,操作具有简便快速的特性。弹性压迫垫呈条形,并沿血管走行方向放置,得到的是对一段血管压迫的效果,优于以往一个压迫点的止血效果。操作时,将弹性加压黏贴带适当拉伸后固定在皮肤上。中心对称的弹性加压黏贴带的张力有助固定贴膜的固定,结合固定贴膜对弹性压迫垫施加一个向下的持久的力,以达到恒定及持续的止血作用,防止因压迫时间时间不够造成的无法止血、发生淤斑、皮下血肿甚至继续出血等情况,适用于留置静脉输液导管,留置动脉导管,抽取动脉或静脉血进行检查等造成的血管创伤,特别是上述情况合并患者压迫部位不方便随意运动以及只能单独进行止血操作的情况。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临床的实际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含义:1为弹性压迫垫;2为固定贴膜;3为弹性加压黏贴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73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凝水排出装置
- 下一篇:空调器及空调器的导风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