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农用耕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7114.6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8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艳 |
主分类号: | A01B21/04 | 分类号: | A01B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农用 耕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牛拉作动力的简易耕地耙田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水田的耕整,中国人叫作耙田,耙田的装置有机械动力耙田机和人力动力耙田机或牲畜动力耙田器。机械动力耙田机有大型机械或小型机械耙田机,这此机械动力耙田机一般都是利用机械的动力行走的同时分出部分动力驱动碎泥搅拌转辊进行耙田,这样的机械很快就能普及中国农民了,但现今还是有很多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民没有能力购买机械动力耙田机,他们还在使用牛拉耙进行耙田。牲畜动力耙田器最常见的是牛拉耙,一般的牛拉耙形状结构是一排固定的尖铁齿加上部的扶手架,耙地时牛在前面行走拉耙,人要在后面扶住耙,并且要用力向下压耙,使那一排尖铁耙齿插进泥土里刮动,这样的耙田机真是牛也费力、人也费力,但是,这样的耙田器还是使用了千年,几乎没有什么改进。人们不想改进这样的牛拉耙田器的原因是机械动力耙田器的冲击影响,人们已经把大量的研究力量放在机械动力耙田机上,但机械动力耙田机还是不能普及到很多困难的百姓,陷入一边是机械动力耙田器过于先进,人力动力机械过于落后的现状:有的人开着最先进的机械在耙田,而同时,旁边的另一户农田人家却用最落后的牛拉耙在吃力地缓慢地耕作,这样的春耕情景令人吃惊。
发明内容
为了支持没有能力购买机械动力耙田机的农民,本人发明了一种用牲畜拉力作为动力的耙田机:简易农用耕田装置,它结构比现有的牛拉耙稍为复杂,它耕田的效果和速度更好更快,并且人不必在后面扶助出力,造价也很低,适合经济能力有限的农民购买使用。
简易农用耕田装置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简易农用耕田装置主要由前后并排两个耙田铁转辊结合固定铁框构成,前一个转辊为多耙刀转辊,后一个转辊为多铡叶转辊、并且铡叶上有防滑齿,后一个多铡叶转辊行走时通过齿轮、链条驱动前一个多耙刀转辊高速转动耙田。
一般传统的牛拉耙是排状铁齿和木技扶手结合结构,所以很轻,被牛拉行走的过程中自身重量不能把铁耙齿压到泥巴中,需要人扶助向下加压力。本人发明的简易农用耕田装置全部是铁质的构造,设计的耙田面积和重量刚好能自身沉下把耙刀和铡叶压进泥土一定合适的深度,这个深度也不会使牛拉过于吃力,这就省略了人的扶助压力,人只要跟在后部走就可以了。
经过犁翻的水田情况主要是有大块、小块的潮湿泥块,这些泥块需要耙刀的敲击搅拌,一般的机械很容易从后面伸出一条驱动轴高速驱动多耙刀转辊高速转动产生敲击搅拌,但是牛的屁股后面不能伸出驱动轴,只能拉着多耙刀转辊行走性的转动,根本不产生敲击搅拌的动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双转辊前后并排行走的装置,让后面正常行走转动的转辊把动力提供给前面一个转辊作非正常行走的较力为高速的转动,这样前面一个转辊上的多耙刀产生敲击搅拌的动作,而这两个转辊的行走或敲击搅拌动作动力都是来源于牛的拉力。但是,由于后面一个转辊是多铡叶转辊,它在行走的同时还要提供前面的转辊进行高速转动同,因此其行走时的反转力度也很大,有时反转的力还大于行走的正转的力,于是会产生打滑,两个转辊都不转了,滑行前进,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出现,我们在多铡叶转辊上焊接一些防滑齿,行走时防滑齿深插进泥土中获得稳定的行走状态。
简易农用耕田装置的有益效果是:简易农用耕田装置利用两个耙田的铁转辊结合铁支架构成重力耙田装置,自动沉压进水田中,免除了人力的扶助压力;简易农用耕田装置利用后部的多铡叶转辊行走进驱动前面的多耙刀转辊作较为高速的转动,使耙刀产生了对泥土的敲击搅拌动作,达到了机械动力耙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简易农用耕田装置的斜侧面立体表面图。
图中,1.多耙刀转辊,2.多铡叶转辊,3.耙刀,4.铡叶,5.防滑齿,6.固定铁框,7.系绳孔,8.链条,9.大齿轮,10.转轴,11.小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防图对简易农用耕田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简易农用耕田装置的斜侧面立体表面图。这个图展示的牛拉耙田机并不是很复杂,主要的结构是前后两个并排的转辊安装在一个固定铁框(6)内部,这个怪状物并不适合在平坦的地面行走,而是适合在坑坑洼洼的水田中行走。这个牛拉耙的前一个多耙刀转辊(1)上有很多错位分布均匀的耙刀(3),并且每把耙刀(3)尾部弯曲,这样的多耙刀转辊(1)转搅过的水田位置没有漏空的地方,泥巴会被打的稀烂。并排在后部的一个多铡叶转辊(2)上的铡叶(4)也均匀分布,以转辊为中间的放射状分布,就算前面有漏空打不烂的大块泥巴也很难过得了这多把铡刀的碾铡。牛拉耙在行走时固定铁框(6)内的这两个转辊并不是同速转动的,我们从图1中看到:后面的多铡叶转辊(2)上的转轴(10)连接一个大齿轮(9),前面的多耙刀转辊(1)的转轴(10)上连接一个小齿轮(11),大齿轮(9)通过链条驱动小齿轮(11),这说明后面的多铡叶转辊(2)在被牛拉行走性转动时还能驱动前面的多耙刀转辊(1)作高速的转动,这种超过行走转动速度的转动使耙刀(3)产生对水田中泥巴的敲击搅拌。由此可见,多铡叶转辊(2)的作用不仅在于行走,还有对大块泥巴的铡开作用,并且要驱动前面的多耙刀转辊(1)作较为高速的转动耙田,因此,多铡叶转辊的行走转动负担可不小,有可能产生打滑、停转。我们从图1中看到:多铡叶转辊(2)的每块铡叶(4)上都有伸出的防滑齿(5),这些防滑齿(5)能深插进泥土中制造更大的行走防滑力。图1中的大齿轮(9)、小齿轮(1)、链条(8)结构部位没有出现保护壳盖,我们只是为了更好的说明,将其拆下以便能让读者了解其内部结构,其实不安装保护壳盖泥巴也阻碍不了铁链条(8)的传动,因为牛力很大。图1中的简易农用耕田装置疑前面两侧有两个系绳孔(7),用于系牛拉绳。考虑到牛的拉力,简易农用耕田装置的宽度约只有0.6米,长度约1米,这部简易农用耕田装置使用可简单了,只要系上牛拉绳,让牛在前面走,简易农用耕田装置便被拉着在后面耙田,耙田效果达到了机械动力耙田机效果,人只要控制牛的行走就可以了,人还可以走在牛的前面牵着牛,这真是实现了笑话:牛耕田、人在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艳,未经张文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71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