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床刀盘及其除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6057.X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1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柴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卓阳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5/00 | 分类号: | B23B25/00;B23B2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床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盘及其除屑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除去车床工作时刀盘产生废屑的车床除屑系统。
背景技术
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以圆柱体为主,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刀盘是车床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安装车刀,是车刀的主要支撑体。目前常用的用于安装车刀的刀盘大多为方形,体积较大,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车削过程中产生的废屑只能落在刀盘及其周围,小的废屑到处飞扬,污染环境且难以清理,大的废屑缠绕于刀具或工件表面,出现打刀或拉伤工件表面的现象,成品合格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常用的刀盘使用不方便,工作效率低,废屑污染环境且难以清理,容易打刀或拉伤工件表面,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处理废屑的车床刀盘及其除屑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车床刀盘及其除屑系统,包括刀盘和除屑系统,所述的刀盘上设有装刀孔,与装刀孔相配合设有抽屑孔,装刀孔里设有与装刀孔相配合的刀杆,刀杆上设有装刀槽,所述的除屑系统包括与抽屑孔相配合的抽屑管,抽屑管一端与负压室相通,另一端内部设有碎屑系统。
所述的装刀孔至少有一个。
所述的装刀孔有8个。
所述的刀盘为圆形盘或方形盘。
所述的抽屑孔为通孔。
所述的碎屑系统包括碎屑刀,和带动碎屑刀转动的电机。
所述的碎屑刀为叶轮式切屑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活动灵活,产生的废屑能被及时清理出去,避免污染环境,避免影响工人健康,能很好地避免废屑打刀和拉伤工件,成品合格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刀盘结构示意图。
图3是除屑系统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刀盘1和除屑系统2,所述的刀盘1上设有装刀孔12,与装刀孔12相配合设有抽屑孔13,装刀孔12里设有与装刀孔12相配合的刀杆14,刀杆14上设有装刀槽15,装刀槽15用于装各种加工用刀头,装刀槽15的形状与所用车刀相配合,所述的除屑系统2包括与抽屑孔13相配合的抽屑管21,抽屑管21一端与负压室22相通,另一端内部设有碎屑系统23。当设置装刀孔12过少时,一个装刀孔12配合设置一个抽屑孔13,当设置装刀孔2过多时,可两个装刀孔12配合设置一个抽屑孔13。
所述的装刀孔12至少有一个。
所述的装刀孔12有8个。装刀孔12可以是1个、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根据生产需要在合适位置的装刀孔2里安装车刀,不同的装刀孔2里可以安装不同的车刀,车刀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的刀盘1为圆形盘或方形盘。刀盘设成圆形是偏于转动或改变车削位置,刀盘也可以加工成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其它多边形。
所述的抽屑孔13为通孔。刀盘一面产生的废屑通过抽屑孔13到达刀盘另一面由除屑系统2将其除去。
所述的碎屑系统23包括碎屑刀24,和带动碎屑刀24转动的电机25。电机与抽屑管21的通道里设有保护罩26,防止废屑落到电机上,难以清理。车削产生的大的废屑先经过碎屑刀24将其切碎,再经抽屑管21进入负压室22。
所述的碎屑刀24为叶轮式切屑刀。
工作时,车刀安装在装刀孔12里,转动刀盘,选择合适车削的位置,车削过程产生的废屑由抽屑孔13抽出,在负压室22负压的作用下进入抽屑管21,在进入抽屑管21后由碎屑刀24在电机25的带动下将废屑切碎,小的废屑更易抽入负压室,起到清理并收集废屑的目的,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废屑打刀和拉伤工件,提高成品合格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卓阳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卓阳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60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熏蒸床
- 下一篇:一种下颌骨脱位复位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