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刮盖板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5840.4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6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高;王琛;郭飞;张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04 | 分类号: | B60S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贤卿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盖板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刮盖板及汽车。
背景技术
雨刮盖板因需与前风挡玻璃卡接配合,二者之间能否紧密贴合,是设计雨刮盖板的关键考量点。常见的雨刮盖板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与前风挡玻璃下缘配合处设置类似卡钩的结构,但是当前风挡玻璃装配公差较大时,或雨刮盖板受热时很难控制与玻璃的紧密贴合;二是采用钢骨架卡接结构,此结构与前风挡玻璃配合效果良好,但对玻璃精度要求及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与前风挡玻璃紧密贴合,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雨刮盖板及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刮盖板,包括雨刮盖板本体,沿所述雨刮盖板的顶端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与前风挡玻璃卡接的卡钩,所述卡钩包括用于搭接在所述前风挡玻璃的外表面上的搭接部和用于与所述前风挡玻璃的下边缘卡接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具有与前风挡玻璃的内表面相平行的卡接面。
其中,在所述搭接部与所述卡接部之间形成用于收容所述前风挡玻璃的下边缘的卡接空间。
其中,在所述卡接面与所述前风挡玻璃的内表面之间设有0.5mm间隙。
其中,所述卡接部的顶端朝远离所述卡接面的方向倾斜,形成用于为所述前风挡玻璃插入时导向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与所述卡接面之间形成导向角α。
其中,所述导向角α的角度范围是30~60度。
其中,所述导向角α为30度。
其中,所述搭接部上设有与所述前风挡玻璃形成过盈配合的密封条。
其中,所述密封条包括位于所述搭接部的顶端、用于当所述前风挡玻璃插入所述卡钩时与所述前风挡玻璃形成过盈配合的变形部,以及位于所述搭接部与所述前风挡玻璃的外表面之间的密封部。
其中,在所述搭接部与卡接部之间,还设有用于对所述卡钩进行加强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雨刮盖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刮盖板及汽车,通过设置新型卡钩,卡钩的卡接面与前风挡玻璃的内表面相平行,解决了雨刮盖板与前风挡紧密贴合问题,并且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生产成本也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雨刮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雨刮盖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雨刮盖板的局部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同时参照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雨刮盖板,包括雨刮盖板本体1,沿雨刮盖板1的顶端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与前风挡玻璃2卡接的卡钩3,卡钩3包括用于搭接在前风挡玻璃外表面21上的搭接部31和用于与前风挡玻璃2的下边缘20卡接的卡接部32,在搭接部31与卡接部32之间形成用于收容插入的前风挡玻璃2的下边缘20的卡接空间30,搭接部31上设有密封条11,与前风挡玻璃2形成过盈配合,卡接部32具有与前风挡玻璃内表面22相平行的卡接面321。应当说明的是,由于雨刮盖板1是与前风挡玻璃2下边缘20配合,本实施例中雨刮盖板1的“顶端”是指朝向前风挡玻璃2且与之卡接的一端。
卡接部32的卡接面321与前风挡玻璃2的内表面21相平行,其好处在于,当前风挡玻璃2在装配时出现偏差,雨刮盖板1与前风挡玻璃2卡接的结构始终保持一致,不会产生翘起问题。实际上,在卡接面321与前风挡玻璃内表面21之间设计有0.5mm间隙,主要是考虑前风挡玻璃2本身的公差以及装配时比较容易插入到卡钩3,0.5mm的间隙可以通过密封条11进行吸收。卡接部32的顶端朝远离卡接面321的方向倾斜,形成导向面322,导向面322与卡接面321(也即前风挡玻璃内表面21)之间形成导向角α,以便于为前风挡玻璃2插入时导向。导向角α的角度范围是30~60度,具体根据结构而定,本实施例中导向角α为3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58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预制棒外包层高效制备设备
- 下一篇:无爪车花镶嵌的钻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