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控制训练盘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85524.7 | 申请日: | 2013-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7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如蜜;张长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如蜜 |
| 主分类号: | A63B23/18 | 分类号: | A63B23/18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郭立中 |
| 地址: |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控制 训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控制训练盘。
背景技术
呼吸功能障碍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囊性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高位截瘫、神经肌肉等疾病,呼吸训练是呼吸功能障碍重要的康复手段。传统的呼吸训练都是采用吹气球的方法,随着科技进步,管式呼吸训练器已逐渐开始使用。但是,目前常用的呼吸训练器方法单一,使用枯燥,无法进行互动,也很少有训练器具可以对患者不同阶段的康复情况进行有针对性调整训练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动有趣、可互动、能对不同康复阶段患者进行有针对性调整训练的呼吸控制训练盘。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呼吸控制训练盘,包括盘面和盘底,其特征在于:盘面和盘底组成一个训练盘盘体,所述盘面上设置有不同方向、不同距离的球洞,盘底设有一定斜度并与球洞相通的斜面,斜面与出口相连接,斜面正对球洞的一端高,连接出口的一端低。
上述技术方案中,球洞的布置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排列方式,可以是无序排列或者有序排列。
上述技术方案中,盘面侧边标示有刻度线。
上述技术方案中,盘底的斜面最佳倾斜度范围2°~10°。
上述技术方案中,挂钩设在盘底顶端两侧,有绑带的头箍通过可拆卸连接与之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1.由于设计了不同距离的球洞,患者可在不同康复阶段根据自身呼吸能力,调整训练强度。同时,医务人员也可根据患者吹出球的距离,推算出患者的呼吸量。
2.该呼吸控制训练盘与现有的呼吸训练器相比,可实现双人互动,训练方法多样,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3.该训练盘附带有可以穿戴的头箍,对于头颈部活动不方便的患者,可将训练盘戴在身上进行自我训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呼吸控制训练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训练盘盘底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训练盘盘体,2-盘面,3-带鸭嘴口的吹气软管,4-进气管,5-水平轨道,6-球洞,7-刻度线,8-斜面,9-挂钩,10-出口,11-盘底 。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2、3,一种呼吸控制训练盘,包括盘面2、带鸭嘴口的吹气软管3、进气管4、水平轨道5、球洞6、刻度线7、斜面8、挂钩9、出口10、盘底11,其特征在于:盘面2和盘底11通过卡接组成一个正方形带刻度线7的训练盘盘体1,带鸭嘴口的吹气软管3旋入进气管4,进气管4另一端连接水平轨道5,水平轨道5上沿对角线对应设计球洞6,球洞6与盘底11中的斜面8相通,斜面8与出口10相连通。
患者进行呼吸控制训练时,将训练盘盘体1平放于桌面上,根据自身呼吸功能选择相应距离的水平轨道5,将带有鸭嘴口的吹气软管3旋入进气管4,然后将小球放于水平轨道靠近进气管4的一端。患者用嘴对准鸭嘴口吹气,小球在气流推动下进入球洞,之后进入盘底11的斜面8,顺势从出口10滚出,完成一次训练。同时,训练盘附带有可以穿戴的头箍,对于头颈部活动不方便的患者,可将头箍连接在挂钩9上,把训练盘戴在身上进行自我训练。此训练过程取代了传统呼吸训练器的气球,相比管式呼吸训练器更加生动有趣。
上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着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如蜜,未经王如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55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