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辙机底壳和转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4473.6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1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居荫忠;孙志源;马龙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5/06 | 分类号: | B61L5/06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孙春玲 |
地址: | 3003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辙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转辙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辙机底壳和转辙机。
背景技术
转辙机底壳是转辙机零部件的安装体、承载体和防护体,是转辙机的重要零件。
现有的带挤脱装置的转辙机底壳在相对的两个侧面上设置有圆形动作杆安装孔,挤脱装置测试完挤脱力后需要进行拆解然后放入转辙机底壳中进行安装,容易造成挤脱力的变化;此外,现有的转辙机的进线孔是在底壳上加工长形开口,此种结构容易减弱壳体的侧壁强度,强震动情况下有开裂可能,并且安装外引线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转辙机底壳,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侧壁由依次顺序固定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组成,所述侧壁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上对称开有方形窗口,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的外表面上分别安装有覆盖在所述方形窗口上的圆孔套,每个圆孔套上均开有方便安装动作杆的圆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上还对称开有圆形进线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壁上开有方形电机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底壁上设置有X型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转辙机底壳内设有主轴和减速器安装台,垂直于主轴轴线方向上固设有若干加强筋;减速机安装台的四周也固设有若干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的外表面上一体成型设置有位于方形窗口四周的方形安装面和安装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的外表面上一体成型设置有位于圆形接线孔四周的菱形安装面和安装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壁的外表面上一体成型设置有位于电机安装孔四周的电机安装面和安装螺纹孔。
进一步的,位于第一侧壁上的圆孔套外安装有防护罩筒。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转辙机,其具有上述转辙机底壳。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上开设的方形窗口,方便直接将组装并调试好的挤脱组件装入壳体中,避免了挤脱组件因拆解重组引起的挤脱力变化问题,安装方便,安全可靠。
2.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上开设的圆形进线孔,可以直接穿入安装插接式端子,将外引线从圆形进线孔穿入插接到端子上,与开口式进线孔相比,可提高底壳强度,安装方便,安全可靠。
3.第二侧壁上设有电机安装孔,电机安装孔的外端设有安装面和安装螺孔,能够使得电机罩紧固在底壳上,安装简便。
4.加强筋的设计,能够使得转辙机具有良好的抗振性能,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转辙机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转辙机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转辙机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转辙机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转辙机底壳的底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转辙机底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侧壁;2、方形窗口;3、圆形进线孔;4、电机安装孔;5、圆孔套;6、圆孔;7、防护罩筒;8、加强筋;21、方形安装面;22、安装螺纹孔;31、菱形安装面;32、安装螺纹孔;33、胶管弯头;41、电机安装面;42、安装螺纹孔;43、电机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辙机底壳和转辙机,转辙机底壳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侧壁由依次顺序固定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组成,所述侧壁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也就是说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的位置关系为相对,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的位置关系为相对。
请参照图1,第一侧壁1和第三侧壁(图中未示出)上对称开有方形窗口2,并且在第一侧壁1和第三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位于方形窗口2四周的方形安装面21,在方形安装面21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安装螺纹孔22。
请继续参照图2,第一侧壁1和第三侧壁(图中未示出)的外表面上分别安装有覆盖在所述方形窗口2上的圆孔套5,圆孔套5的形状也为方形,能够覆盖在方形窗口2上,且每个圆孔套5上均开有方便安装动作杆的圆孔6。
请继续参照图4,位于第一侧壁1上的圆孔套5的外部安装有防护罩筒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44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Cell的室内移动终端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清味木器清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