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解酸化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2824.X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2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刁一林;吴玉华;罗松柏;黄茂林;邹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长沙丁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黄子平 |
地址: | 410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解 酸化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废水处用的水解酸化反应器。
背景技术
在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处理过程中,需使用水解酸化反应器对有机物进行水解酸化反应,将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易生化的有机物,以利于后续处理。
目前使用的水解酸化反应器,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结构形式是,包括反应器器体,反应器器体的内腔下部为配水区,中部为水解酸化反应区,反应器器体下部壁上有废水进水管,中部壁上有排泥管,上部有出水堰及排水管,其反应器器体内设有与废水进水管相连接的三级或者二级管道配水装置,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由于其三级或者二级管道配水装置存在水力损失较大、且需增加耗能的不足,而且,三级或者二级管道配水装置的管道较多,结构较复杂,增加制造成本;另一种结构形式是,在反应器器体内设置搅拌器,亦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搅拌器的运行而需耗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减少能耗、结构简单、降低制造成本的水解酸化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参见附图,包括反应器器体1,反应器器体1的内腔下部为配水区2,中部为水解酸化反应区3,反应器器体1的中部壁上有活性污泥排出管4,下部壁上设有废水进水管5,上部有出水堰6及排水管7,改进的结构是:在配水区2与水解酸化反应区3之间设有整流配水板8,整流配水板8上设有若干配水孔9,配水区2的下部为污泥沉积区2a,反应器器体1的壁上设有污泥排出管10,污泥排出管10的内端伸入配水区2内,其管口位于配水区2下部的污泥沉积区2a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被处理的废水由废水进水管5进入配水区2,水流向上流经整流配水板8,使水流形成有序水流,而易沉淀的污泥即下沉污泥沉积区2a内,实现易沉淀污泥与水的初步分离,污泥沉积区2a内的污泥通过污泥排出管10排出,水流流经整流配水板8进入水解酸化反应区3,与水解酸化反应区内的活性污泥进行水解酸化反应,水解酸化反应产生的过量活性污泥在水解酸化反应区3内被高浓度活性污泥层过滤、拦截,并由活性污泥排泥管4排出,经水解酸化处理后的水经上部的出水堰6及排水管7排出,并进入下一工艺过程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
1、由于在配水区2与水解酸化反应区3之间设有整流配水板8,整流配水板8上设有若干配水孔7,起均匀配水作用,与现有的三级或者二级管道配水装置比,可减少水流阻力,降低水力损失,可减少能耗,且结构简单,可降低制造成本。
2、由于配水区2下部为污泥沉积区2a,且反应器器体1的壁上设有污泥排出管10,污泥排出管10的内端伸入配水区2内,其管口位于配水区2下部的污泥沉积区2a内,实现对污泥沉积区2a内的污泥排出,因而减少进入水解酸化反应区3内的污泥量,降低活性污泥负荷,与现有设置的搅拌器比较,可减少能耗,并有利于提高处理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案结构示意图,并确定为摘要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反应器器体1,反应器器体1的内腔下部为配水区2,中部为水解酸化反应区3,反应器器体1的中部壁上设置活性污泥排出管4,活性污泥排出管4与水解酸化反应区3的下部相通,反应器器体1的下部壁上设置废水进水管5,废水进水管5与配水区2相通,上部有出水堰6及排水管7,配水区2与水解酸化反应区3之间设置整流配水板8,整流配水板8与反应器器体1的壁连接,整流配水板8上设有若干配水孔9,所述配水孔9的数量及其分布根据废水处理量等因素确定;配水区2的下部为污泥沉积区2a,反应器器体1的壁上设有污泥排出管10,污泥排出管10的内端伸入配水区2内,其管口位于配水区2下部的污泥沉积区2a内,并与污泥沉积区2a相通。
实施中,配水区2下部污泥沉积区2a的底壁为下锥体结构2b,而且,该下锥体结构2b的底端设有凹形积泥区2c,污泥排出管10内端的管口端设有喇叭形构件10a,喇叭形构件10a位于凹形积泥区2c内,便于污泥的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28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镜
- 下一篇:一种数据表的表结构对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