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负荷引流线固定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2736.X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6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波;涂俊飞;苟绝伦;钟福;李东;苏家明;刁杰;冯刚;范赵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3/00 | 分类号: | H02B3/00;H02G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10003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荷 引流 固定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连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负荷引流线的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高压线路更换保险刀闸必须断开刀闸保险后端负荷,如果采用旁路作业法就能够在用户持续不停电的情况下对用户的户外刀闸保险设备进行更换,旁路作业法就是在正常供电线路上旁路并接转供线路,由转供线路临时替代正常供电线路供电,从而在对用户不间断供电的情况下实现对正常供电线路的断电检修。安规带电作业部分明确规定,10kV线路作业人员与带电体必须保持安全距离0.4米以上,旁路带电作业法更换高压保险、刀闸工作,旁路引流线受作业环境和作业人员的影响,摆动频率过高,工作人员无法与带电引流线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在更换作业过程中,因引流线易晃动及自身重量等原因,人身及设备安全不可控,人力对其进行支撑效率不高,站位点不易选择,容易产生拥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支撑固定旁路引流线的固定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负荷引流线固定机构,包括横担连接器(1)和操作杆(2),所述横担连接器(1)由下部和上部组合而成,该横担连接器(1)的下部水平开设有开口槽(1a),在该横担连接器(1)的下方贯穿连接有紧固螺栓(3),且该紧固螺栓(3)的上端伸入到开口槽(1a)内,该横担连接器(1)的上部水平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操作杆(2)的一端水平插入到横担连接器(1)的上部圆形通孔内,所述操作杆(2)的另一端端头处固定连接有快速夹(4),在该快速夹(4)的上端铰接有夹臂(4a),该夹臂(4a)上垂直穿设有顶紧螺钉(8),当该快速夹(4)锁紧时,该顶紧螺钉(8)垂直指向操作杆(2),且该操作杆(2)上开设有与顶紧螺钉(8)相对应的半圆形槽(2a),所述顶紧螺钉(8)的端头伸入到半圆形槽(2a)内。
采用上述机构固定引流线时,先松开紧固螺栓,再将横担连接器的开口槽插入到横担上,拧紧紧固螺栓,使横担连接器夹紧在横担上,此时横担连接器上的操作杆也固定在了横担上,将带负荷引流线放入到操作杆上的半圆形槽内,然后锁紧快速夹,使顶紧螺钉的端头压紧带负荷引流线,就可支撑固定好带负荷引流线,不会造成晃动,保证了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保持安全距离0.4米以上。
所述横担连接器(1)的上部由两个上下布置的夹紧块(1b)铰接而成,下方的夹紧块(1a)与横担连接器(1)的下部一体成型,两个该夹紧块(1b)的一端铰接在一起,另一端通过连接螺栓(5)相连,两个所述夹紧块(1b)相向的一面中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半圆形槽(1c),两个该半圆形槽(1c)对接组成圆形通孔,所述操作杆(2)插入到该圆形通孔中。当需要更换操作杆或是将机构收起时,松开连接螺栓即可将操作杆取下,使用时,通过两个夹紧块以及连接螺栓就可以夹紧操作杆,不仅安装方便,还可根据工作现场情况来调整操作杆伸出的长度,使用更加方便。
所述开口槽(1a)的上部开口处向下凸起形成阻挡块(1d),可以防止横担从开口槽内滑出。
为了更好的将横担顶紧在开口槽内,所述紧固螺栓(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盘(6),紧固时,压盘紧压横担,增大了接触面积,提高了压紧效果。
为了更好的压紧带负荷引流线,所述顶紧螺钉(8)的端头处固定连接有压块(7)。
为了防止压紧使压伤或压断带负荷引流线,所述操作杆(2)的端头与压块(7)均由塑胶制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横担连接器、操作杆和引流线固定器的结合,将带负荷引流线支撑固定在了横担上,不仅具有安全可靠,同时还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制造成本低和不易损伤引流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横担连接器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分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27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