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放式手指静脉认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2561.2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4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肖金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微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火***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放式 手指 静脉 认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特征身份识别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指静脉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身份证件,个人物品、内部网络、建筑物通道、Internet乃至电子商务的安全性要求日趋严格,对于身份认证技术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紧迫。作为目前最为安全便捷的身份识别方法,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受到很大的重视并且在这种重视下得到极大发展。目前已经开发应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包括有DNA、人脸、指纹、掌纹、手型、手指静脉血管、虹膜、视网膜、声音等等。而相对于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手指静脉识别技术具有极其优秀的性能,适合于大规模推广,其应用正在快速发展中。
当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手指静脉认证装置中,其手指静脉图像采集器主要是封闭式的结构,红外光源位于手指正上方,整个手指放置座由一个封闭外壳包围以遮挡外界可见光干扰,这种装置形式是最传统的形式,采集到的手指静脉图像效果比较好,但是体积却非常大,不利于微型化设备以及模块化设备的研发,而且用户把手指放入一个完全看不见的封闭空间,一则会产生一定的抗拒感,另一方面也很难一次把手指正确的放正,导致采集的手指图像不合格。
现有的小型手指静脉认证装置,均将光源放置在手指侧面或下部,此方法可以有效减小装置体积,但由于摄像头容易拍摄到光源的直射光线或经手指边缘反射形成的光线,造成成像质量较差,认证通过率低或容易误识别等问题难以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开放式手指静脉认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开放式手指静脉认证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手指的手指承载台,内嵌于所述手指承载台的用于检测手指是否放置的手指检测单元,分列于所述手指承载台上两侧的用于提供拍摄手指静脉图像所需要的光源的近红外光灯组,位于手指和所述近红外光灯组之间的用于吸收、阻挡影响成像质量的光源发射光线的挡光板,位于手指放置位置下方的用于对手指静脉图像进行拍摄的摄像装置,位于所述摄像装置的感光部件与手指之间的用于过滤杂光影响的红外滤光片,内嵌于所述手指承载台的用于控制整个手指静脉认证装置和进行拍摄图像处理的控制处理单元。
进一步,其为可放置全指和采集处理全指静脉图像的开放式手指静脉认证装置。
进一步,其还包括位于所述近红外光灯组前的用于调节近红外光灯组的光线照射手指的角度的聚光组件。
进一步,所述挡光板的上沿高度低于聚光组件的中心,所述挡光板上表面涂敷有高反射率的材料,所述挡光板靠近手指的内侧面涂敷有低反射率的材料,所述挡光板不能透过近红外光线。
进一步,所述聚光组件的光轴指向为手指的中上部。
进一步,所述手指检测单元为采用电容传感器或光传感器的PCB板。
进一步,两侧的近红外光灯组为位置及角度可调节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得以往封闭型的认证装置改变成开放式,改善了用户体验,并通过全指静脉读取识别提高了认证通过率;在装置的手指承载台内嵌入手指放置检测电路并采用电容传感器或光传感器感知手指存在的PCB板,避免了误操作;采用聚光组件及挡光板保证了采集的静脉图像的优良质量,进一步缩小了装置的尺寸,便于微型化设备以及模块化产品的开发。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主视剖面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俯视剖面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左视剖面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主视剖面图;
图5是实施例三的主视剖面图;
图6是实施例四的主视剖面图;
图7是实施例五的主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五个较佳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微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微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25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