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引擎盖吸音棉模切加工用复合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2255.9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5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丁荣华;昌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泛亚微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44 | 分类号: | B26F1/44;B26D7/18;B26D7/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316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引擎盖 吸音 棉模切加 工用 复合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引擎盖吸音棉模切加工用复合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引擎盖吸音隔层部件可以起到吸音、隔音、隔热的好效果,却不用担心会影响引擎散热;此吸音隔层部件采用高级防火材料制成, 吸音、隔音、隔热效果非常好。
汽车引擎盖吸音隔层部件可解决:发动机高速运转,产生热量,机仓的温度急剧升高,引擎盖过热,长时间加速车漆的老化、漆面高温退色,龟裂,隔音,大幅吸收噪音等问题;
到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有望占据全球汽车总销量的一半以上,将是美国市场销量的两倍左右。高档汽车急需大量的汽车引擎盖吸音隔层部件,汽车引擎盖吸音隔层部件采用BMF(吹熔丝)技术制得聚丙烯及聚酯微纤维复合包覆膨体聚四氟乙烯片材进一步加工而成,小试生产时采用剪板机裁剪外形,孔洞采用模具冲切,原材料利用率不高,产品孔位尺寸误差大,废品率高,生产效率不高,没法满足预期的大批量订单的交货期,造成了成本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引擎盖吸音棉模切加工用复合模具,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精确度,满足产品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引擎盖吸音棉模切加工用复合模具,包括:基板、脱料衬垫和刀片,所述脱料衬垫设置在基板上,所述基板上开设有第一刀槽和多个第二刀槽,所述刀片配合安装在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内,所述第二刀槽设置在第一刀槽的内侧,所述第一刀槽的横截面为具有倒角的梯形,所述第二刀槽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一刀槽围绕在脱料衬垫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为木工板,所述脱料衬垫为脱料用泡棉衬垫,所述刀片为硬质合金刀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引擎盖吸音棉模切加工用复合模具,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精确度,满足产品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引擎盖吸音棉模切加工用复合模具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汽车引擎盖吸音棉模切加工用复合模具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汽车引擎盖吸音棉模切加工用复合模具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基板,2、脱料衬垫,3、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汽车引擎盖吸音棉模切加工用复合模具,包括:基板1、脱料衬垫2和刀片3,所述脱料衬垫2设置在基板1上,所述基板1上开设有第一刀槽和多个第二刀槽,所述刀片3配合安装在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内,所述第二刀槽设置在第一刀槽的内侧,所述第一刀槽的横截面为具有倒角的梯形,所述第二刀槽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一刀槽围绕在脱料衬垫2外侧。
另外,所述基板1为木工板,所述脱料衬垫2为脱料用泡棉衬垫,所述刀片3为硬质合金刀片。
本实用新型汽车引擎盖吸音棉模切加工用复合模具通过激光切割设备对木工板进行切割,形成汽车引擎盖吸音隔层部件的形状刀槽,形成刀片安装的刀槽,将刀片安装刀槽中,调整刀刃在同一个平面上,然后黏贴脱料用泡棉衬垫,检验并且交付使用。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汽车引擎盖吸音棉模切加工用复合模具,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精确度,满足产品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泛亚微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泛亚微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22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用刀
- 下一篇:多个切纸装置的切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