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湿复合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1955.6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1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戴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纳尼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4 | 分类号: | B32B9/04;B32B27/12;B32B27/08;B32B3/30;B32B3/26;E04F13/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料,尤其是涉及一种增湿复合面料。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领域,面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装饰物,可用于衣物、室内装饰、日用物品表面的装置以及汽车内饰等,其应用领域极为广泛,且其生产的材质也千变万化,但均需要注意几点:耐高温防火性能、抗污性、可重复使用等方面。现有的家居环境中,墙体一般采用涂料、瓷砖、墙纸等手段,还没有采用复合面料的先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湿复合面料,以适合室内装修的墙体进行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湿复合面料,包括由外表面至内表面依次设置的黄麻纤维层、硅藻泥层、透气面料、聚偏氯乙烯纤维层和聚氨酯泡沫层,在所述黄麻纤维层、硅藻泥层之间设有无纺布隔离层,在所述聚偏氯乙烯纤维层和聚氨酯泡沫层之间设有聚四氟乙烯涂覆层,所述透气面料上均匀布置有透气孔,在所述聚偏氯乙烯纤维层内嵌入有储水腔体,且在所述储水腔体与透气面料之间设有连通的管路。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黄麻纤维层、硅藻泥层、透气面料、聚偏氯乙烯纤维层和聚氨酯泡沫层的厚度依次为0.2mm、2mm、0.2mm、0.5mm和2mm。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在所述聚氨酯泡沫层的背面设有矩形粘胶容纳凹槽。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充分巧妙的运用多层复合的设计,黄麻纤维层和硅藻泥层均为环保无害的可吸附空气杂质的产品,通过储水腔体,在其内可存储具有空气清新功能的水剂,增添空气的清新程度,以利于室内空气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黄麻纤维层,2.硅藻泥层,3.透气面料,4.聚偏氯乙烯纤维层,41.储水腔体,5.聚四氟乙烯涂覆层,6.聚氨酯泡沫层,61.矩形粘胶容纳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增湿复合面料,包括由外表面至内表面依次设置的黄麻纤维层1、硅藻泥层2、透气面料3、聚偏氯乙烯纤维层4和聚氨酯泡沫层6,在所述黄麻纤维层1、硅藻泥层2之间设有无纺布隔离层,在所述聚偏氯乙烯纤维层4和聚氨酯泡沫层6之间设有聚四氟乙烯涂覆层5,所述透气面料3上均匀布置有透气孔,在所述聚偏氯乙烯纤维层4内嵌入有储水腔体41,且在所述储水腔体41与透气面料3之间设有连通的管路。
所述黄麻纤维层1、硅藻泥层2、透气面料3、聚偏氯乙烯纤维层4和聚氨酯泡沫层6的厚度依次为0.2mm、2mm、0.2mm、0.5mm和2mm。
在所述聚氨酯泡沫层6的背面设有矩形粘胶容纳凹槽61。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充分巧妙的运用多层复合的设计,黄麻纤维层和硅藻泥层均为环保无害的可吸附空气杂质的产品,通过储水腔体,在其内可存储具有空气清新功能的水剂,增添空气的清新程度,以利于室内空气环境。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纳尼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州纳尼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19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凸轮压紧式运输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层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