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末端接头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1830.3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0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刘永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安阳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末端 接头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末端接头组件。
背景技术
架空地线包括一根保护管,一根置于该保护管内的光缆,以及围绕该保护管螺旋式缠绕以形成一个空心结构的导线层的多根导线元件。一种连接到地线的末端上以便将地线与支持结构(如架线塔)相连接的常规末端组件。如日木实用新型申请公开公报56-171523和57-15630号中所公开的末端组件,包括一个具有均匀内径的金属管状压缩套管。为了将地线与支持结构相连接,将压缩套管安装在地线的末端上然后进行压缩,以使其径向地向内变形。而成为牢固的锁紧啮合。然后,通过适当的固定装置将连接套管连接到支持结构上以便将该地线固定在空中。然而,已经发现这一常规的末端组件有缺点,即在对压编套管进行压缩时,因为保护管是一段相对较薄、较软的铝管,保护管易于变形或破裂,以致损坏其中安置的光缆。
为了充服这一困难,在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公报55-181205和日本实用新型公告58-54826号中提出,首先在地线末端的导线层和保护管之间加压安装一个刚性材料的防裂管,然后,在地线末端上安装管状压缩套管,并将套管按上述方式压紧。利用这一方法,防止了保护管的破裂。围烧保护管的空心导线层具有沿其长度基本上均匀的外径,而要安装在导线层上的压缩套管沿其长度也有一个均匀的内径。因此,必须要求压缩套管和防裂管应当足够长,以确保压缩套管与地线足够的锁紧啮合。这样,压缩这样一个长度的套管要相当的时间和工作量。另外,为了在导线层和保护管之间加压安装一个具有这样长度的防裂管,必须施加一个很大的推力。因此,为了将防裂管推入其位置需要一个特珠的工具。
如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公报56-166672中公开的用作两个地线间接头的另一种常规的末端组件中也包括安装在两根地线的相对端上的一个压缩套管和一对防裂管,其中每一防裂管都被加压安装在相应的一个地线末端的导线层和保护管之间。为了进行连接,压缩套管在其相对两端按以上所述的方式被压缩。这一常规的末端组件与以上所述的先有技术的末端组件具有同样的缺点。
专利号为CN85107924的发明专利,操作繁琐,而且需要使用专用工具压缩,成本太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的光纤末端接头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末端接头组件,它包括光纤接头盒以及位于光纤接头盒两端的光纤末端导线搭架装置,所述的光纤末端导线搭架装置包括光缆,光纤由置于保护管内的光缆组成;围绕保护管螺旋缠绕导线层,光纤末端部位导线层散开,在导线层散开的根部由扎带将导线层扎紧,其特征在于:光纤末端的连接件为管件,管件内部由外向内依次设置钢层、铅层和保护管,其中,钢层和铅层之间为散开的导线,螺栓穿过管件管壁和钢层螺纹旋拧在铅层上。
所述的保护管为不锈钢保护管或铅保护管。
沿光纤外圆周设置至少两个导线夹持件。
沿光纤外圆周设置三个导线夹持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栓将铅层紧固,使保护管及内部的光缆不受力,因此不会损坏保护管及其内部的光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光纤末端接头组件,它包括光纤接头盒10以及位于光纤接头盒两端的光纤末端导线搭架装置,所述的光纤末端导线搭架装置包括光缆7,光纤由置于保护管3内的光缆组成;围绕保护管螺旋缠绕导线层2,光纤末端部位导线层散开,在导线层散开的根部由扎带9将导线层扎紧,光纤末端的连接件1为管件,管件内部由外向内依次设置钢层4、铅层5和保护管3,其中,钢层4和铅层5之间为散开的导线6,螺栓8穿过管件管壁和钢层4螺纹旋拧在铅层5上。
所述的保护管3为不锈钢保护管或铅保护管。
沿光纤外圆周设置至少两个导线夹持件。
沿光纤外圆周设置三个导线夹持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采用螺栓8穿过管壁和钢层4,其底部通过螺纹旋拧在铅层5上,因此,在螺栓8的紧固作用下,铅层5存在向外的力,从而加紧散开的导线6,而保护管及内部的光缆不受力,因此不会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安阳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安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18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光棱镜杂散光屏蔽架
- 下一篇:光纤末端接头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