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装箱气密防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1543.2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2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怡;荀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天新星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53/02 | 分类号: | B65D53/02;B65D2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杨华 |
地址: | 11003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装箱 气密 防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箱气密防水装置,用于对精密仪器仪表的包装箱上。
背景技术
包装箱是用来包装和保护产品的,对于一些精密的仪器仪表来说,包装箱很重要。精密仪器仪表在贮存、运输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外界环境条件变化而影响使用精度甚至损坏,因此对其包装箱产生了气密性及防水性的要求。
在市场上目前应用的各类包装箱中,有的经济美观但防水性差,有的防水性好,但没法保证气密性,有的能保证气密性和防水性的包装箱又太笨重,无法用手搬动或无法重复开启、密封,使用起来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装箱气密防水装置,该包装箱气密防水装置使包装箱既具有防水性、气密性,又可以方便地重复开启使用,重复密封,保证仪器仪表在贮存、运输过程中,不因为暴雨等恶劣天气而受外界湿度变化的影响,保持正常的使用精度。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包装箱气密防水装置,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并且其扣合面密封连接,下箱体为双层结构,两层之间填充发泡体,上箱体的内表面与下箱体的内表面位置对应,在上箱体的外部设有可独立开启的外箱,外箱的外表面与下箱体的外侧位置对应;在下箱体内设有气囊,气囊上设有调压装置,调压装置内的气路一端与气囊内部相通,另一端伸出下箱体外,并与外界相通。
所述的上箱体和下箱体的扣合面分别设有位置对应的扣合凸台,在上箱体的扣合端面一周设有密封胶条,在上箱体的扣合凸台上还设有贯穿的连接螺钉,连接螺钉的下方拧入下箱体的扣合凸台内。
所述的下箱体的外侧上沿设有铝模板包边,其上部设有楔形凸台;在外箱的下沿设有铝模板包边,其底面设有楔形凹槽,楔形凹槽与楔形凸台扣合。
该包装箱采用内、外箱结构,内、外箱之间用发泡连接。内箱采用上下箱体结构,箱体是铝板组合焊接成形的;在上下箱体的结合处,采用密封条密封。将密封条安装到上箱体的密封槽内,然后用螺钉将上下箱体连接起来,在旋入螺钉的过程中,箱体间的密封条受到挤压变形,将箱体间的缝隙填满,从而达到密封的效果。然而包装箱达到密封后,会因为箱体内、外的压力差而无法轻松打开,因此设计了压力调节装置。气囊放在内箱里,压力调节装置贯穿内外箱体,气囊口与压力调节装置密封连接,气囊通过压力调节装置与外界相通,而与内箱体不相通,因此内箱体仍然是密封的。当外界空气压力大于内箱体的空气压力时,空气通过调压装置进入气囊,使包装箱的内外压力平衡;当外界空气压力小于内箱体的空气压力时,空气通过调压装置排出气囊,仍然使包装箱的内外压力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包装箱气密防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包装箱气密防水装置,包括上箱体7和下箱体5,并且其扣合面密封连接,下箱体5为双层结构,两层之间填充发泡体2,上箱体7的内表面与下箱体5的内表面位置对应,在上箱体7的外部设有可独立开启的外箱1,外箱1的外表面与下箱体5的外侧位置对应;在下箱体5内设有气囊3,气囊3上设有调压装置4,调压装置4内的气路一端与气囊3内部相通,另一端伸出下箱体5外,并与外界相通。
所述的上箱体7和下箱体5的扣合面分别设有位置对应的扣合凸台,在上箱体7的扣合端面一周设有密封胶条6,在上箱体7的扣合凸台上还设有贯穿的连接螺钉8,连接螺钉8的下方拧入下箱体5的扣合凸台内。
所述的下箱体5的外侧上沿设有铝模板包边,其上部设有楔形凸台;在外箱1的下沿设有铝模板包边,其底面设有楔形凹槽,楔形凹槽与楔形凸台扣合。
其工作过程为:放入产品后在上箱体7的密封槽内装入密封胶条6,然后盖上上箱体7,用连接螺钉8将密封胶条6挤压到上、下箱体之间,达到密封的作用。然后盖上外箱1,包装过程完成。
开启取出产品时,打开外箱1,松开连接螺钉8,然后旋入4角处的顶起螺钉,顶起螺钉在旋入上箱体7后,继续旋入顶在下箱体5上,使上、下箱体之间产生缝隙,破坏密封,这样就可以方便地打开上箱体7了。上箱体7上的连接螺钉8采用不脱落螺钉,螺钉始终挂在上箱体7上,避免丢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天新星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航天新星机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15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