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RFID读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1169.6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8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夏其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典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H01Q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rfid 读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识别装置,尤其是一种便携式RFID读取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识别技术的发展,近些年RFID标签的应用越来越广发。在RFID标签使用时,需要利用读取器对标签内的信息进行读取。现有的便携式RFID读取器存在待机时间短、读取信息容易受到干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RFID读取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延长了机器的待机使用时间,提高了对RFID标签读取的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RFID读取器,包括外壳,外壳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插槽侧壁,两个插槽侧壁之间设置有镶嵌在外壳内的RFID天线和位置传感器,两个插槽侧壁的内侧分别通过弹簧设置有弧形夹持体,弧形夹持体的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层;外壳内设置有控制器和蓄电池,外壳表面还设置有显示屏,RFID天线和位置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显示屏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蓄电池通过继电器分别与RFID天线和显示屏相连,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至控制器的输出端。
作为优选,所述RFID天线包括并联设置的一个低功率天线组和一个高功率天线组,低功率天线组和高功率天线组之间设置有金属屏蔽层。
作为优选,所述插槽侧壁的顶部设置有柔性支撑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位置传感器探测RFID标签的位置,当位置传感器感知到物体靠近时,控制器使继电器闭合,RFID天线和显示屏上电,对RFID标签进行读取和显示,在其它时间RFID天线和显示屏断电,可以大大延长蓄电池的使用时间。高功率天线组首先读取到RFID信息,随着RFID标签的靠近,低功率天线组对RFID的信息进行二次读取确认,控制器对两次读取的信息进行比对,防止多个RFID标签同时靠近RFID天线造成信息读取混乱的问题。金属屏蔽层可以避免两个天线组相互干扰。两个插槽侧壁组成了插接RFID标签的插槽,弧形夹持体在RFID标签插入的过程中逐渐压缩弹簧,对RFID标签起到固定作用。柔性支撑体一方面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RFID标签进行插入读取,另外还可以在读取一些异形标签时起到支架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插槽侧壁;3、RFID天线;4、位置传感器;5、弹簧;6、弧形夹持体;7、防滑橡胶层;8、控制器;9、蓄电池;10、显示屏;11、继电器;12、低功率天线组;13、高功率天线组;14、金属屏蔽层;15、柔性支撑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外壳1,外壳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插槽侧壁2,两个插槽侧壁2之间设置有镶嵌在外壳1内的RFID天线3和位置传感器4,两个插槽侧壁2的内侧分别通过弹簧5设置有弧形夹持体6,弧形夹持体6的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层7;外壳1内设置有控制器8和蓄电池9,外壳1表面还设置有显示屏10,RFID天线3和位置传感器4与控制器8的输入端相连,显示屏10与控制器8的输出端相连,蓄电池9通过继电器11分别与RFID天线3和显示屏10相连,继电器11的控制端连接至控制器8的输出端。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RFID天线3包括并联设置的一个低功率天线组12和一个高功率天线组13,低功率天线组12和高功率天线组13之间设置有金属屏蔽层14。
此外,所述插槽侧壁2的顶部设置有柔性支撑体15。
其中,RFID天线3采用对数周期天线,位置传感器4采用超声波位置传感器,控制器采用西门子公司的S7-200系列PLC。插槽侧壁2可以为直线形、弧形、锥形、H形等多种形状,优选为锥形。柔性支撑体15的材质为记忆金属,两侧柔性支撑体15的形状优选为对称的L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典软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典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11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