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电网故障区域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0923.4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3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新;王敏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延边供电公司;长春工程学院;长春晟德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吉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姜婷婷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网 故障 区域 定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故障定位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故障区域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电压等级主要属于在6kV ——110kV的中低压配电网络,其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为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这样的系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小电流接地系统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时,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故障线路始端零序CT输出电流(二相电流之和)为除故障线路以外的系统对地电容电流,数值很小;而对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由于感性电流的加入,将使故障线路零序CT输出电流更小。另外,单相接地永久性故障一般由短时瞬间接地故障引起,所以沿用常规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点定位方法,利用单相接地时的稳态故障分量即基频分量作为故障判据存在一定的弊端。正是由于小电流接地系统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的特征,使单相接地故障判断成为研究的难点。
配电网线路繁多,每条线路又分多段,当配电网发生线路故障时,不能快速判断故障类型和位置,维修难度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大量的探索研究和试验总结,提供了一种配电网故障区域定位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快速判断故障类型和位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分支故障检测器连接在分支线路上,分支故障检测器的输出端通过无线传输器连接主站的控制器,控制器输出端连接故障定位器,故障定位器输出端连接显示器。
所述的分支线路与地线之间连接有消弧线圈和真空接触器。
所述的真空接触器串联电阻。
所述的无线传输器为GPRS无线传输器。
所述的控制器为DSP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如下:
当配电网发生线路故障时,能快速判断故障类型和位置,将极大地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故障定位准确率大大提高。节约了成本,保证了供电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具体描述如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分支线路与地线之间连接有消弧线圈和真空接触器,真空接触器串联电阻。分支故障检测器连接在分支线路上,分支故障检测器的输出端通过GPRS无线传输器连接主站的DSP控制器,DSP控制器输出端连接故障定位器,故障定位器输出端连接显示器。
当电网正常运行时,电阻不投入运行;当发生故障时,电阻投切,分支故障检测器将电阻投切前后的电流电压信号通过GPRS无线传输器传送到主站的DSP控制器,DSP控制器将故障信息处理分类,并输出故障信息给故障定位器,故障定位器根据故障信息,判断故障区域和故障类型,并将结果通过显示器显示。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延边供电公司;长春工程学院;长春晟德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吉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延边供电公司;长春工程学院;长春晟德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吉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09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