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箱涵变形缝防水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0826.5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4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兆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城市优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徐康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变形缝 防水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水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变形缝防水构造。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进展,地下管线不断在高速发展,包括高低压电缆、光纤、电信、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等管线。种类多、线路长,如广州的供水管可以绕地球一周。各个管线单位 “各自为政”,互不相属,却又互相交叉纠缠,无法统一管理,一旦管线有故障,就必须挖开查勘和维修,随时干扰城市交通。埋地管线无法进行日常维护和检查,因此使用寿命短,事故发生率高。
把市政架空或地下管线集中安置在地下箱涵里,设置了供检修人员行走的通道、出入口、通风、照明、消防、监视等系统,方便各管线的安装、检查、维修工作。各类公用管线集约化铺设在同一条箱涵里并集中管理,形成一种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有效利用宝贵的城市地下资源。以后维修、更换管线时,不必开挖路面。有效防止意外事故,如施工挖断光缆、水管等。可对于目前多头管理体系进行统一管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地下箱涵的建设面临最大的技术难题,是变形缝防水问题。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强制性条款:必须采用中埋式止水带。即使施工按照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变形缝防水效果仍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为中埋式止水带为有机材料,与无机的水泥材料相互靠近在一起,并未粘接,之间存在缝隙,由于缝的位移变形,外界压力水穿过缝隙,最终导致渗漏。2012年5月北京召开的《中国建筑地下防水与建筑安全高峰论坛》中指出,目前地下工程渗漏率高达80%以上,常年居高不下,变形缝是主要的漏水部位。
单纯采用中埋式止水带,难以解决变形缝漏水问题,实际变形缝防水工程中,还采用了外置式、内置式止水带作为箱涵底板变形缝的附加防水措施,对箱涵迎水面和背水面进行防水处理,能提高变形缝防水性能。但受地下箱涵施工工艺影响,无论采用现场浇筑式或者预制式,都无法有效对箱涵底部的迎水面进行防水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水效果好的混凝土箱涵变形缝防水构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凝土箱涵变形缝防水构造,包括若干水泥垫层,相邻水泥垫层具有变形缝,所述水泥垫层上设有混凝土箱涵,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水泥垫层上分别设有凹槽,水泥垫层与混凝土箱涵之间设有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的两端固定设置在凹槽内。
作为一种改进:
所述凹槽的宽度W为4-8㎜,深度H为15-20㎜。
所述每个凹槽距变形缝的距离L为70-90㎜。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防水卷材的两端通过粘合剂固定在凹槽内,所述防水卷材的下表面通过粘合剂与水泥垫层上表面固定。
所述防水卷材的上表面分别通过粘合剂与混凝土箱涵的底面固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防水效果好,可以有效地将有机材料与无机的水泥材料粘接在一起,从而可以消除两者之间的缝隙,也防止由于缝的位移变形,使外界压力水穿过缝隙,最终导致渗漏。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地下箱涵底层迎水面部分无法做可靠防水措施的难题,可代替传统中埋式止水带的防水构造及工艺,有效解决变形缝漏水问题,尤其适用于各种地下建筑变形缝防水,大大提高了防水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垫层变形缝截面图;
附图2是切割凹槽的示意图;
附图3是涂抹、灌封粘合剂的示意图;
附图4是粘接防水卷材的示意图;
附图5是涂抹粘合剂的示意图;
附图6是现场浇筑箱涵或预制箱涵的示意图;
附图7是成型后的防水系统图。
图中:1-水泥垫层;2-素土层;3-凹槽;4-粘合剂层;5-粘合剂;6-防水卷材;7-粘合剂;8-混凝土箱涵;9-变形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7所示,一种混凝土箱涵变形缝防水构造,包括若干水泥垫层1,相邻水泥垫层1具有变形缝9,所述水泥垫层1上设有混凝土箱涵8,所述相邻水泥垫层1上分别设有凹槽3,水泥垫层1与混凝土箱涵8之间设有防水卷材6,所述防水卷材6的两端固定设置在凹槽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城市优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城市优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08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反应釜称重装置的反应釜
- 下一篇:钳形可转动高效环保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