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9534.X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4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明果英;李小明;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万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0 | 分类号: | B66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普及率得到不断提高,2012年末,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2亿台,同时,报废汽车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2012年我国汽车报废量已超过400万辆。
由于报废汽车含有大量有价值的物质,对报废汽车的处理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报废汽车主要通过拆解进行回收,既可以回收有用资源,又可以保扩环境。报废汽车的拆解回收要经过预处理、破碎、分选等几个步骤。在报废汽车的拆解过程中,汽车升降装置是报废汽车拆解预处理的一个重要的设备。现在所使用的报废汽车拆解升降平台没有压紧装置,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报废汽车跌落的危险,从而使工作人员受到伤害。
汽车升降装置,是一种用到抬起汽车底盘的重要工具,各种各样的汽车升降装置在汽车维修行业及汽车拆解行业已得到广泛运用,然而,由于汽车从汽车升降装置上滑落的事故时有发生,对财产及人身安全带来较大威胁,因此,汽车升降装置的安全性也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之一。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安全性较更高,能够牢固的固定汽车的汽车升降装置,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如何提供一种安全性较更高,能够牢固的固定汽车的汽车升降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升降台及用于压紧汽车的压紧装置,所述底座设置于水平面上,所述升降台平行于所述底座设置,所述底座通过伸缩装置与所述升降台活动连接,所述压紧装置设置于所述升降台上方,当汽车置于升降台上并上升到固定位置后,所述压紧装置向下移动并压紧汽车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升降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底座的一端还设有连接座,所述伸缩装置为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铰接,所述第一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台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升降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第一油缸的数量为两根,所述两根第一油缸并列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升降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升降台之间还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升降台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升降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数量为一根或多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升降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汽车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升降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紧装置的一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升降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汽车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压紧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升降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汽车升降装置还包括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设置于所述压紧装置与所述第三连接杆之间,并分别与所述压紧装置及所述第三连接杆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升降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汽车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升降装置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压紧装置为压杆,所述压杆顶部与所述活动杆活动连接。
上述结构的汽车升降装置,用于对汽车进行升降,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和升降台,除了底座和升降台之外,还包括压紧装置,当汽车置于升降台上以后,压紧装置可以压紧汽车顶部,能牢固的把汽车固定在升降台上,可有效防止汽车从升降台上坠下,安全性较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1至图2中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1底座 2连接座 3第一油缸
4第一连接杆 5升降台 6第二连接杆
7压杆 8第三连接杆 9第二油缸
10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万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万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95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