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窑助燃用制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9441.7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2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峰;苏佳政;岳万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瑞德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02 | 分类号: | C01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助燃 用制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泥回转窑、有色金属冶炼回转窑等窑炉的回转窑助燃用制氧机。
背景技术
在水泥回转窑、有色金属冶炼回转窑等回转窑工作时,需要用大量的氧气来助燃,目前普遍采用助燃风机给回转窑鼓风来助燃,但是其助燃效果并没有达到最佳状态,造成燃料消耗多,废气多,效率低,且不节能环保,根据实验,氧气含量控制在26%~30%之间时,燃烧效果最好,最节能环保,但是空气氧含量远远不够,因此需要设计一套制氧和混氧装置来给回转窑助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给回转窑炉制氧、混合用的回转窑助燃用制氧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转窑助燃用制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净化装置和制氧装置,其中净化装置包括空压机、冷干机、活性炭塔、空气缓冲罐以及空气罐,空压机出口连接空气缓冲罐进口,空气缓冲罐出口连接冷干机进口,冷干机出口连接活性炭塔进口,活性炭塔出口经空气罐连接制氧装置;制氧装置包括变压吸附器、氧气缓冲罐、氧气罐,变压吸附器进口连接空气净化装置中空气罐的出口,变压吸附器出口连接氧气缓冲罐,氧气缓冲罐出口连接氧气罐。
所述变压吸附器中使用的吸附剂为分子筛。
所述变压吸附器为两套,每套包含两台吸附塔,一台用于吸附,一台用于解附,两套并联使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回转窑助燃,增加了单位空气的氧气含量,提高了回转窑内火焰的温度、降低燃料的消耗、较使用前燃料消耗减少了15%,同时提高了效率并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产品品质提升了一个台阶,提高了产品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备布置以及流程图;
其中:1、空压机,2、空气缓冲罐,3、冷干机,4、活性炭塔,5、空气罐,6、吸附塔,7、氧气缓冲罐,8、氧气罐,9、混合罐,10、鼓风机,11、回转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新型包括空气净化装置和制氧装置,其中净化装置包括空压机1、冷干机3、活性炭塔4、空气缓冲罐2以及空气罐5,空压机1出口连接空气缓冲罐2进口,空气缓冲罐2出口连接冷干机3进口,冷干机3出口连接活性炭塔4进口,活性炭塔4出口经空气罐5连接制氧装置;制氧装置包括变压吸附器、氧气缓冲罐7、氧气罐8,变压吸附器进口连接空气净化装置中空气罐5的出口,变压吸附器出口连接氧气缓冲罐7,氧气缓冲罐7出口连接氧气罐8。所述的变压吸附器中使用的吸附剂为分子筛,变压吸附器为两套,每套包含两台吸附塔6,一台用于吸附,一台用于解附,两套并联使用。制氧装置生长出的氧气通过管道输送到混合罐9与鼓风机10送来的空气进行混合后,经管道送至回转窑11助燃。混合罐9中混合的气体的氧气含量控制在26%~30%之间。
工作原理:
空气依次经过空压机1、空气缓冲罐2、冷干机3、活性炭塔4、空气罐5净化处理(除湿、除油、除尘)后的压缩空气,进入变压吸附器,在变压吸附的作用下,使得氮氧分离,从而有效的富集了氧气。使用的吸附剂是一种分子筛,由于动力学效应,氧在分子筛上的扩散速率明显高于氮,在吸附远未达到平衡时,氧气在气相中被有效地富集起来。本装置采用二台吸附塔组成一个变压吸附系统,利用这个系统就能完成吸附剂吸附、解吸过程,吸附剂吸附、解吸过程在两吸附塔之间循环交替,以实现连续生产高品质的氧气。经制氧装置(吸附塔)生产的氧气经扬起缓冲罐缓冲后进入氧气罐备用,氧气罐的氧气送入混合罐和空气混合,氧气含量控制在26%~30%之间,再送入回转窑助燃。
本新型助燃原理分析:
使用富氧、纯氧燃烧技术可使氮气量减少,空气量及烟气量均显著减少,故火焰温度随着燃烧空气中氧气比例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但氧浓度不宜过高,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氧气的体积分数在26%~30%左右时最佳,而氧浓度在26%~30%之间每提升一个百分点火焰温度提高35℃。当增氧助燃装置产生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28%左右时,可以有效的将炉温整体提高50℃左右,氧含量在增加到30%以上时火焰温度增加幅度较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瑞德气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瑞德气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94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