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管式低温两效海水淡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8712.7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3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章;陶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08 | 分类号: | C02F1/08;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低温 海水 淡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热管式低温两效海水淡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冷冻法、溶剂法、水合物法、离子交换法等。其中应用历史最长、范围最广泛的是蒸馏法。它是利用盐分几乎不溶于低压蒸汽的特性,先将海水加热,使之汽化,然后再将所得蒸汽重新冷凝,以获得蒸馏水。蒸馏法的制淡水过程伴随着水的相变,故能耗较高,且一般结垢及腐蚀问题比较严重。但蒸馏法具有原理简单、产出淡水的质量较高、能直接利用低温热源、可以长期稳定操作、适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所以仍然是目前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申请号为201310007072.4的“船用热管式海水淡化装置”较好地解决了目前海水淡化设备中存在的以上问题,但该装置存在海水喷淋时对热管冲刷、热量没有充分利用等问题。因此在该专利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改进,考虑了降膜蒸发,增加了第二效,提高热能的利用率,使海水淡化装置结构紧凑、造水比大,并使其与其他海水淡化装置相比在经济性、实用性、工作稳定性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海水淡化装置的结构设计中存 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制造简单、结构合理、高质量、高效率、连续的淡水供应以及高效的冷却水循环利用的热管式海水淡化装置,用于各类船舶、淡水缺乏的沿海地区和海岛制取淡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管式低温两效海水淡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效模块、第二效模块和海水预热段,所述第一效模块、第二效模块和海水预热段依次从下往上设置,所述第一效模块包括第一效管板、第一效热管、第一效预分布板和第一效降膜板,第一效降膜板和第一效预分布板分别水平放置,第一效管板位于第一效降膜板的下方,第一效降膜板位于第一效预分布板的下方,第一效热管垂直放置,所述第二效模块包括第二效管板、第二效热管、第二效预分布板和第二效降膜板,第二效降膜板、第二效预分布板和第二效管板分别水平放置,第二效管板位于第二效降膜板的下方,第二效降膜板位于第二效预分布板的下方,第二效热管垂直放置,海水预热段包括海水预热段热管和海水预热段管板。海水预热段设有预热室和冷凝室,所述预热室设置有海水入口管和海水出口管,冷凝室设置有不凝气体排出管和淡水出口管;第二效模块设有第二效蒸发室和第二效加热室,第二效蒸发室设置有二效浓盐水出口管和一效浓盐水入口管,第二效加热室设置有不凝气体排出管和淡水出口管;第一效模块设有第一效蒸发室和第一效加热室,第一效蒸发室设置有海水入口管和一效浓盐水出口管,第一效加热室安装有冷却水进口和出口。
第一效模块、第二效模块和海水预热段的内部换热元件均采用了重 力式热管,充分利用了重力式热管的极高导热性能的优点,强化了传热。
本实用新型设有液-液气射流真空泵和液-气射流真空泵来获取真空,使海水沸点大幅度降低,在较低温度时海水沸腾,产生大量蒸汽,蒸汽经冷凝后收集为蒸馏水。
本实用新型设有竖直管外降膜蒸发装置,竖直管外降膜蒸发装置设有液体分布器,所述液体分布器包括预分布板和降膜板,其中,预分布板不仅可以防止海水对热管的直接冲蚀,而且使海水经预分布板上的小孔均匀的淋降到降膜板上,使每根热管外的降膜流量更加均匀、稳定。
本实用新型利用发动机冷却水等低品性热水的热量,在射流真空泵创造的真空环境下,通过热管将海水在较低的沸点下加热汽化,并以该汽化蒸汽的热量作为热源用于第二效海水的汽化,而第二效汽化产生的蒸汽可用于预热海水。两效海水淡化装置的整个过程使得能源高效利用,能在更紧凑的装置中拥有更大的造水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热管作为换热元件,蒸发冷凝过程中充分利用了重力式热管极高导热性能的优点,强化了传热,使海水淡化装置的制造简单、耗材少、结构紧凑、维修方便。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射流真空泵,是一种以加压液体为工作物质的喷射泵,本装置使用了海水,来源方便,加压过程可以靠海水泵实 现。射流真空泵的引入可以省去浓液泵、压缩机、储气罐,节省了设备投资,简化了真空蒸发装置的整体结构,降低了电量消耗,提高了装置经济性,保持装置连续稳定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87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紫外线杀菌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盐污水的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