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颅骨钻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8443.4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8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马雅心;韩文锋;刘欣伟;张玉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勇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17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颅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颅骨钻。
背景技术:
骨科器械一般指专门用于骨科手术用的专业医疗器械;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的分类划分常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按照使用用途和性能划分又可分为:关节器械、脊柱器械、创伤器械和基础器械等。
颅骨钻是头颅手术中很重要的手术器材,传统的颅骨钻结构简单,稳定性差,不具备检测、监控的功能,准确度低,这便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现有的颅骨钻在改进后虽增加了稳定性,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会对患者的表层皮肤造成伤害,松紧度难以控制,会给术后带来麻烦;现有的颅骨钻的前端设有照明灯,这样的设计不合理,因为在手术时,医护人员根本不能在伤口处观察手术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颅骨钻,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舒适度好,能提高手术的效率,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手柄1、杆体2、钻头3、止血带4、外壳5、摄像头6、照明灯7、头颅固定装置8、缓冲层9;头颅固定装置8内壁设有缓冲层9,杆体2穿设在头颅固定装置8上,杆体2的顶部设有手柄1,手柄1的一端设有凹槽10,杆体2的下端设有钻头3,外壳5套设在杆体2上,外壳5内设有止血带4,外壳5底部的一侧设有摄像头6,外壳5底部的另一侧设有照明灯7。
所述的凹槽10便于将手柄1与电动传动设备连接。
所述的缓冲层9可以减轻设备对患者头颅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通过头颅固定装置8将患者的头部与钻头3的位置固定,操作时,可手动操作也可将手柄1与电动设备连接,钻的时候可通过摄像头6与照明灯7的配合观察手术的状况。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舒适度好,能提高手术的效率,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手柄1、杆体2、钻头3、止血带4、外壳5、摄像头6、照明灯7、头颅固定装置8、缓冲层9;头颅固定装置8内壁设有缓冲层9,杆体2穿设在头颅固定装置8上,杆体2的顶部设有手柄1,手柄1的一端设有凹槽10,杆体2的下端设有钻头3,外壳5套设在杆体2上,外壳5内设有止血带4,外壳5底部的一侧设有摄像头6,外壳5底部的另一侧设有照明灯7。
所述的凹槽10便于将手柄1与电动传动设备连接。
所述的缓冲层9可以减轻设备对患者头颅的压力。
本具体实施方式工作原理:通过头颅固定装置8将患者的头部与钻头3的位置固定,操作时,可手动操作也可将手柄1与电动设备连接,钻的时候可通过摄像头6与照明灯7的配合观察手术的状况。
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舒适度好,能提高手术的效率,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勇,未经赵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84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射频消融钳
- 下一篇:收缚式止血套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