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异型孔拉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7524.2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8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徐正军;刘崇林;周苍;彭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43/00 | 分类号: | B23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40005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型 孔拉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异型孔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型孔拉刀。
背景技术
对于履带板异形孔零件,目前为了加工出异型孔,一般采用电解加工和线切割加工工艺。但电解加工不能满足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和粗糙度要求;采用慢走丝线切割加工工艺,虽满足了零件的技术要求,但加工效率太低,不能满足产品大批量生产的需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加工质量高的异型孔拉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异型孔拉刀,用以加工履带板上的异型孔,所述异型孔拉刀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柄部、颈部、过渡锥部、前导部、切削部和后导部,所述异型孔拉刀采用M35工具钢,所述颈部设置有定位销孔,切削部包括切削齿和校准齿,所述前导部、切削部、后导部的横截面均为异型孔形状,所述异型孔形状为过渡圆弧连接的直线和圆弧,所述切削齿为轮切式结构,所述校准齿为分层式结构,所述切削齿上设置有交错的分屑槽,所述切削齿的齿升量为0.02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此种异型孔拉刀的拉削加工,零件质量明显提高,合格率达到98%,加工效率比线切割加工效率提高18倍以上,加工成本明显降低。此种异型孔拉刀解决了在特殊条件下加工超硬材料和复杂异形零件的加工难题,提升零件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如图1-2所示的异型孔拉刀,用以加工履带板上的异型孔,所述异型孔拉刀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柄部1、颈部2、过渡锥部3、前导部4、切削部和后导部7,所述异型孔拉刀采用M35工具钢,所述颈部2设置有定位销孔11,切削部包括切削齿5和校准齿6,所述前导部4、切削部、后导部7的横截面均为异型孔形状,所述异型孔形状为过渡圆弧8连接的直线10和圆弧9,所述切削齿5为轮切式结构,所述校准齿6为分层式结构,所述切削齿5上设置有交错的分屑槽,所述切削齿5的齿升量为0.025mm。
采用该结构的异型孔拉刀,柄部1与拉床快速接头连接,传递运动和拉力;颈部2为柄部1和过渡锥部3连接部分,上面设置有定位销孔11,当插入定位销并装入到拉床上后防止在拉伸的时候拉刀发生旋转,同时颈部2也是打标记(如拉刀材料等标记)的地方;过渡锥部3起引导作用,使拉刀容易进入工件的预制孔;前导部4引导拉刀平稳地、不发生歪斜地过渡到切削部,以保证工件预制孔与拉刀的同轴度,并可检查工件预制孔径尺寸,防止第一个刀齿发生因负荷过重而崩刃的情况;切削部由切削齿5和校准齿6组成。切削齿5担任全部加工余量的切除工作,拉刀齿升量大小对拉削过程和拉刀寿命有很大的影响。齿升量越大,切削厚度越大,拉削长度越短,拉削生产率越高。但齿升量过大,拉削力越大,拉刀使用寿命越短,加工表面质量降低。齿升量不能太小,不然难以切下很薄的金属层而造成滑行和挤压现象,反而加剧大刀齿的磨损,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切削齿5的齿升量为0.025mm,既保证拉削质量,也保证了拉刀寿命。校准齿6起修光、校准作用,以提高孔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由于本实用新型是专门用于履带板异型孔的加工,该异型孔的形状为过渡圆弧8连接的直线10和圆弧9,如图2所示,其中过渡圆弧8到圆弧9的圆心的连线之间形成的角度θ为2°30′,相应的,所述前导部4、切削部、后导部7的横截面均为异型孔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切削齿5为轮切式结构,所述校准齿6为分层式结构,也就是说采用综合式拉削方式,综合式拉削集中了分层式拉削与轮切式拉削的优点,这样,既缩短了拉刀长度,保持较高的生产率,又能获得较好的工件表面质量。
后导部7用来保持拉刀最后几个刀齿的正确位置,防止拉刀在即将离开工件时,因工件下垂而损坏已加工的表面质量及刀齿。拉刀进行拉削作业时,经过工件的每个切削齿都进行切削,而且圆周上每个切削齿的吃刀量是相同的,并形成卷屑,切屑成环状且套在拉刀容屑槽内,清除极为困难,对生产十分不利。所以,在刀齿上必须开分屑槽。具体的,所述切削齿5相邻两齿分别设置5个分屑槽和6个分屑槽,所述分屑槽为三角形,槽口宽度为0.8mm并呈60度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75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可旋转玻璃切割机
- 下一篇:急救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