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周波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7442.8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2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金锻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0 | 分类号: | C21D1/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19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周波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热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中周波线圈。
背景技术
感应加热使利用邻近效应和集肤效应的影响对工件表面进行加热,从而达到表面淬火的理想效果。传统感应线圈由具有匝绝缘的导向绕制而成,这样的感应线圈在使用中容易发生匝间短路,或者匝绝缘击穿烧毁现象,使用寿命短,而且冷却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绝缘性能良好和冷却效果好,可有效避免因匝间短路导致烧毁现象的中周波线圈。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中周波线圈,包括由相互绝缘的左、右电极板连接构成的支座,所述支座上固定安装有上框体,所述上框体内设有可容纳冷却液的型腔,所述上框体内侧设置有位于所述支座上部的拱形电桥,所述拱形电桥两端分别与左、右电极板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框体由具有可容纳冷却液的型腔的左、右侧壁构成,所述左、右侧壁外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型腔相通的上进液口,所述左、右侧壁内侧布设有与型腔相通的出液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电极板之间设有第一绝缘板,所述左、右侧壁与支座之间设有第二绝缘板,所述左、右侧壁上方通过绝缘连接板相固连。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电极板之间设有可容纳冷却液的空腔,所述左电极板上设有与空腔相通的下进液口,右电极板上设有与空腔相通的下出液口,所述左、右电极板之间通过尼龙螺栓和尼龙螺母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中周波线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造价低,使用方便,绝缘性能良好,冷却效果好,可以有效避免因匝间短路引起烧毁,利用该中周波线圈对零件进行表面淬火,使零件表面得到均匀的高硬度而里层保持良好韧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周波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B剖面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周波线圈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支座 2-上框体 3-拱形电桥 4-顶杆 5-工件 6-转轴 7-电源供应器
11-左电极板 12-右电极板 13-第一绝缘板 14-第二绝缘板 15-空腔
16-尼龙螺栓 17-尼龙螺母
21-型腔 22-左侧壁 23-右侧壁 24-上进液口 25-出液通孔 26-绝缘连接板
111-下进液口 121-下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中周波线圈,包括由相互绝缘的左、右电极板(11、12)连接构成的支座1,所述支座1上固定安装有上框体2,所述上框体2内设有可容纳冷却液的型腔21,所述上框体2内侧设置有位于所述支座1上部的拱形电桥3,所述拱形电桥3两端分别与左、右电极板(11、12)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所述上框体2由具有可容纳冷却液的型腔21的左、右侧壁(22、23)构成,所述左、右侧壁(22、23)外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型腔21相通的上进液口24,所述左、右侧壁(22、23)内侧布设有与型腔21相通的出液通孔25。
在本实施例,所述左、右电极板(11、12)之间设有第一绝缘板13,所述左、右侧壁(22、23)与支座1之间设有第二绝缘板14,所述左、右侧壁(22、23)上方通过绝缘连接板26相固连。
在本实施例,所述左、右电极板(11、12)之间设有可容纳冷却液的空腔15,所述左电极板11上设有与空腔15相通的下进液口111,右电极板12上设有与空腔15相通的下出液口121,所述左、右电极板(11、12)之间通过尼龙螺栓16和尼龙螺母17相连接。
如图4所示为该中周波线圈的一种工作状态图,包括横向设置的中周波线圈,其上下方分别设有用于夹持工件5的转轴6和顶杆4,电源供应器7向左、右电极板(11、12)通入中周波电流,工件5的轴部穿过拱形电桥3的中心,转轴6驱动工件5旋转,通过感应加热对工件表面进行热处理,同时上框架2向工件喷洒冷却液,使工件表面得到均匀的高硬度而里层保持良好韧性。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金锻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州金锻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74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