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齿型同体异形齿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7228.2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4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庞媛媛;杜万庆;杜庆丽;杨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市黄河软轴控制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智宏亮 |
地址: | 471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齿型 同体 异形 齿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齿型同体异形齿轮。
背景技术
在制作工程机械车辆用变速操纵机构时,要保证可以将手柄杆的水平摆动,通过变速操纵机构最终产生竖直方向上的输出动作;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变速操纵机构采用锥齿轮与直齿轮啮合的方式,但采用锥齿轮与直齿轮啮合的传动机构个体较大,造成变速操纵机构整体的体积过大,不适合方向机内部空间较小的客户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双齿型同体异形齿轮。
本实用新型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齿型同体异形齿轮,所述异形齿轮为锥齿轮和扇形直齿轮一体成型的齿轮结构, 锥齿轮所形成的圆与扇形直齿轮所形成的圆为同心圆,且扇形直齿轮的直径大于锥齿轮的最大直径;所述扇形直齿轮的圆心角α为60°~120°;所述异形齿轮的轴孔的圆心与锥齿轮、扇形直齿轮的圆心为同心结构。
所述扇形直齿轮的模数、齿数与锥齿轮的模数、齿数相同,用以将通过锥齿轮改变方向后的扭矩传递出去。
所述扇形直齿轮的模数、齿数与锥齿轮的模数、齿数不同,用以将通过锥齿轮改变方向后的扭矩改变大小后再传递出去。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齿型同体异形齿轮,采用由扇形直齿轮与锥齿轮一体成型的同轴结构,既满足了变速操纵机构的使用要求,(即满足了将手柄杆的水平摆动,通过变速操纵产生竖直方向上的输出动作),又减小了变速操纵机构的体积,可以满足不同方向机的使用,并降低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2的B向视图。
图4为图3的C向视图。
图中:1、锥齿轮,2、扇形直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双齿型同体异形齿轮,所述异形齿轮为锥齿轮和扇形直齿轮一体成型的齿轮结构,锥齿轮1所形成的圆与扇形直齿轮2所形成的圆为同心圆,且扇形直齿轮2的直径大于锥齿轮1的最大直径;所述扇形直齿轮2的圆心角α为60°~120°,所述异形齿轮的轴孔的圆心与锥齿轮1、扇形直齿轮2的圆心为同心结构。
所述扇形直齿轮2的模数、齿数与锥齿轮1的模数、齿数相同,用以将通过锥齿轮改变方向后的扭矩传递出去。
所述扇形直齿轮2的模数、齿数与锥齿轮1的模数、齿数不同,用以将通过锥齿轮改变方向后的扭矩改变大小后再传递出去。
所述扇形直齿轮2的厚度与锥齿轮1的厚度一致,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不同厚度的两部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双齿型同体异形齿轮通过轴孔套置在齿轮轴上,扭矩通过锥齿轮1输入,此时扭矩平面平行于齿轮轴的中心线,由锥齿轮1将扭矩的方向改变后通过扇形直齿轮2输出,输出时,扭矩平面垂直于齿轮轴的中心线,如果扇形直齿轮2的模数、齿数与锥齿轮1的模数、齿数相同,扇形直齿轮2直接将通过锥齿轮1改变方向后的扭矩传递出去,如果扇形直齿轮2的模数、齿数与锥齿轮1的模数、齿数不同,扇形直齿轮2将通过锥齿轮1改变方向后的扭矩改变大小后再传递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市黄河软轴控制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市黄河软轴控制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7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差速器内的半轴齿结构
- 下一篇:一种滚柱包络端面传动蜗轮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