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膜边料在线同步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6420.X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2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吕明新;李頔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H18/16 | 分类号: | B65H18/16;B65H18/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在线 同步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膜边料在线同步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厂塑料薄膜生产线上会产生参差不齐的边料,或者在产品封装过程中,裁剪出宽度一致的废料膜带。这些薄膜边料质轻易燃,若不能及时处理 ,则杂乱堆积在生产线上的两侧,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同时占用厂房空间,因此需要将边料收集起来,维持现场作业的清洁,便于二次利用。
目前收集边料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通过抽风机直接吸入熔融料斗,熔化冷却后转变成粒状原料投入生产线再利用,这种方式具有线上循环的特点,方便、利用率高,但其装置成本费用高,且产品目的单一,没有提高已产出的薄膜利用率,并非小厂商们的首选。第二种回收方式即将边料通过机构反复折叠堆积,此方法简便易行,却忽略了边料的不规则性与边料的弹性,致使堆积松散,堆高易倒。第三种,即为卷绕收集方式,通过驱动装置将薄膜边料卷绕于卷收机构的卷筒上,这样的收集方式相较于其他更高效,更加节省厂房空间,且回收后的形态可直接进入下一生产线进行小尺寸薄膜包装。
根据中国专利01207961.8公布的包装膜废料回收装置,包括:机座、驱动装置、回收转盘、活动卷筒、废料整理装置;驱动装置是设于一机座上,用于驱动废料整理装置,回收转盘通过皮带与皮带轮连接于驱动装置上,以获得转动动力;该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是:驱动装置采用电机,通过皮带与皮带轮带动回收转盘转动,电机转速固定,废料膜带产生的速度是由生产线上速度决定的,且保持不变,随着活动卷筒上收卷的废料增加,回收转盘半径增大,转盘的转速无法改变,使薄膜边料带越缠越紧,最终导致断裂,由此产生的受力不均也增加了机械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薄膜边料在线同步回收装置,不需要驱动电机,借助生产线上收卷装置主动辊的动力实现与生产线同步薄膜边料回收,回收的薄膜边料可直接投入包装生产线用于小尺寸产品的包装或缠绕,提高一次生产薄膜产品的利用率;能够自动控制收卷轴转速,保证与制膜机生产速度同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薄膜边料在线同步回收装置,应用于生产线且与生产线上收卷装置的主动辊配合工作收集薄膜边料,所述薄膜边料在线同步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收卷机构、传动机构和至少一个弹簧,所述收卷机构和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收卷轴,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靠轮、从动靠轮和靠轮连杆,所述主动靠轮和从动靠轮分别安装在所述靠轮连杆的两端,所述主动靠轮与从动靠轮之间通过传动链条或齿形带传动式连接,所述主动靠轮紧靠所述主动辊,所述从动靠轮紧靠所述收卷轴,所述弹簧的第一端的连接位置与所述底座的位置相对不变,所述弹簧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收卷机构或传动机构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辊的中心对称轴、收卷轴的中心对称轴、主动靠轮的中心对称轴和从动靠轮的中心对称轴之间相互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收卷机构进一步包括收卷轴支架,所述收卷轴支架底部与底座连接,顶部与所述收卷轴活动式连接;所述传动机构进一步包括主动靠轮支架和从动靠轮支架,所述主动靠轮支架和从动靠轮支架的底部分别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主动靠轮支架的顶部与靠轮连杆的第一端连接,其中,所述主动靠轮支架靠近所述主动靠轮,所述从动靠轮支架靠近所述从动靠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动靠轮支架和从动靠轮支架均为可升缩支架,所述主动靠轮支架的底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靠轮支架的底部与所述底座活动式连接,所述从动靠轮支架的顶部与所述靠轮连杆的第二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在所述主动靠轮支架上,所述第二弹簧套在所述从动靠轮支架上,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第一端分别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靠轮连杆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靠轮连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动靠轮支架的底部与底座活动式连接,所述从动靠轮支架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主动靠轮支架连接,第二端与底座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靠轮连杆连接,第二端与从动靠轮支架顶部连接,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处于拉伸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未经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64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