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流瓶漏气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6363.5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7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赵照;许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G01M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陆佳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漏气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材领域,具体涉及引流瓶漏气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的胸腔是一个密闭腔,常规情况下正常人的胸腔空气压低于大气压6-10厘米水柱,以利于人吸气时肺部易于张开,能够本能地收缩呼吸。在临床中,由于胸腔打开缝合后,胸腔内负压消失,需要排除胸腔中的积血积液以及部分空气,以恢复胸腔内气压低于大气压的原有状态,就必须使用胸腔引流瓶;胸腔引流瓶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
由于这种结构外接的连接管较多,结构复杂,在临床操作中存在连通管接口处漏气以及法通管所在的密封瓶且在容易漏气的隐患,且由于导管连接较多而容易接错管,使用中具有较高的风险。
所以现有漏气与否主要根据医生或者护士的观察,准确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引流瓶漏气监测装置,设置于引流瓶瓶口,一旦引流瓶漏气,则带动安装于罩体内的叶轮转动,能实时监测出漏气与否,替代了人为观察,准确度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大规模推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引流瓶漏气监测装置,包括:
一与引流瓶瓶口紧密贴合的连接管,
一设置于连接管上的罩体,所述罩体与连接管的连接处留有一测量孔,且所述罩体上还开设一气压孔,保证罩体内气压等于大气气压,
所述罩体内固定设置一叶轮,所述叶轮一侧设置一测量装置,
所述叶轮包括若干个叶片,其中与测量装置垂直的测量叶片端部设置一指针,正对测量孔位置的监测叶片与测量孔呈30度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测量叶片与所述测量装置间距1c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叶轮中间设置一弹簧,所述弹簧用于将叶轮复位至初始状态,保证所述测量叶片垂直于测量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测量装置包括一测量杆,所述测量杆通过一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罩体,在所述测量杆上设置有若干刻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置于引流瓶瓶口,一旦引流瓶漏气,则带动安装于罩体内的叶轮转动,能实时监测出漏气与否,替代了人为观察,准确度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引流瓶漏气监测装置,包括:一与引流瓶瓶口100紧密贴合的连接管200,
一设置于连接管200上的罩体300,该罩体300与连接管200的连接处留有一测量孔400,且罩体300上还开设一气压孔301,保证罩体内气压等于大气气压,
其中测量孔400位于连接管上方的中间位置,测量孔400两端为一密封直板,
该罩体300内固定设置一叶轮500,叶轮500一侧设置一测量装置600,
叶轮500包括若干个叶片,其中与测量装置600垂直的测量叶片501端部设置一指针503,测量叶片501与所述测量装置600间距1cm。正对测量孔位置的监测叶片502与测量孔呈30度夹角,该角度保证了一旦引流瓶漏气,监测叶片502转动,就会带动整个叶轮转动,则漏气与否很快检测出来。
叶轮500中间设置一弹簧700,弹簧700用于将叶轮500复位至初始状态,保证所述测量叶片501垂直于测量装置;因为在移动引流瓶过程中,往往会导致叶轮转动,所以必须设置该装置,保证测量的精度。
上述测量装置600包括一测量杆601,所述测量杆601通过一上支撑杆602和下支撑杆603固定连接所述罩体300,在测量杆上设置有若干刻度,刻度用于为医务人员一个参考,用于查看漏气的气流大小。
本实用新型设置于引流瓶瓶口,一旦引流瓶漏气,则带动安装于罩体内的叶轮转动,能实时监测出漏气与否,替代了人为观察,准确度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大规模推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未经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6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全肺灌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凝镊自动冲洗擦拭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