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体绝缘断路器绝缘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6115.0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6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安;李国强;吴晓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环缘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H01H33/66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李晓亮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绝缘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体绝缘断路器绝缘筒,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电器绝缘套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国内现有的中压开关设备中,断路器的绝缘套管中进线套管与绝缘筒为一体式结构,其在安装及使用中带来极大不便,同时安装时需要较大空间,而针对进线套管存在问题时无法实现即时维修及更换,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用户迫切需要提高开关设备的空间利用率,而较宽的开关设备尺寸,在这方面逐渐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在现有绝缘筒上观察窗的设计数量为一个,且置于单侧,若在密闭空间内且无灯光情况下,观察及其不便。
由此,本发明人考虑对现有的固体绝缘断路器绝缘筒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固体绝缘断路器绝缘筒,其进线套管与绝缘筒采用分体式装配形式,方便进线套管与接地隔离刀的装配可供负荷开关及断路器共同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固体绝缘断路器绝缘筒,该绝缘筒包括绝缘筒本体、真空灭弧室及金属套管,所述绝缘筒本体内具有内腔,而该内腔内安装接地开关进行成型接地开关容置腔;所述真空灭弧室内嵌于绝缘筒本体下端,并与绝缘筒本体竖直设置的电缆进线端连接,而所述电缆进线端内嵌有金属套管,进而形成电缆进线结构;而所述绝缘筒本体内壁上设置两对支撑柱,而每对支撑柱在绝缘筒本体内壁上呈相对设置,且该两对支撑柱高度不同。
进一步,所述两对支撑柱包括高支撑柱对及低支撑柱对,所述高支撑柱对设置于绝缘筒本体内壁上且其一端与该绝缘筒本体地面接触;所述低支撑柱对设置于真空灭弧室上端且其一端与真空灭弧室上端面接触。
进一步,所述高支撑柱对上设置有高压隔离开关静触头位,而低支撑柱上设置有隔离倒静触头位,而高支撑柱对一侧设置有接地开关位;所述高压隔离开关静触头位至隔离倒静触头位的直线距离及隔离倒静触头位至接地开关位的直线距离不小于125mm。
进一步,所述接地开关位为绝缘筒本体地面向上延伸而形成的凸台,而该凸台上安装有接地开关位,进而形成接地开关位结构。
进一步,所述接地开关位紧挨着高支撑柱对一侧设置。
进一步,所述绝缘筒本体一侧设置有出线电缆孔,而该出线电缆孔与电缆进线端呈垂直设置。
进一步,所述出线电缆孔端面上均匀分布有四个安装法兰,而该四个安装法兰是配合出线电缆实现安装,进而形成绝缘筒出线分体结构。
进一步,所述绝缘筒本体上设置有观察窗对,而观察窗对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观察窗。
进一步,所述两观察窗其中一个位于出线电缆孔上方,进而形成观察绝缘筒本体内部情况的观察结构。
进一步,所述另一个设置于上述观察窗相对面上,形成透光结构,进而确保观察的便捷度及清晰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将原有一体式的进线套管与绝缘筒改进为分体式,并利用绝缘筒本体一侧出线电缆孔端面上的四个安装法兰,方便进线套管与接地隔离刀的装配;
2、进而将进出线结构呈垂直设置,方便其内部部件的安装及部件的合理性分布;
3、在绝缘本体内侧设置两对支撑柱,并在两对支撑住上分别安装动隔离倒静触头位,并在高压隔离开关静触头位支撑柱一侧,实现动、隔离倒静触头位及接地开关位距离的国家标准;
4、利用相对设置的观察窗形成透光观察结构,进而确保观察的便捷性及准确度;
5、可供负荷开关及断路器共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结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沿A-A剖面图;
图4是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一种固体绝缘断路器绝缘筒,该绝缘筒包括绝缘筒本体1、真空灭弧室2及金属套管3,所述绝缘筒本体1内具有内腔11,而该内腔11内安装接地开关进行成型接地开关容置腔;所述真空灭弧室2内嵌于绝缘筒本体1下端,并与绝缘筒本体1竖直设置的电缆进线12端连接,而所述电缆进线端12内嵌有金属套管3,进而形成电缆进线结构;而所述绝缘筒本体1内壁上设置两对支撑柱13、14,而每对支撑柱在绝缘筒本体内壁上呈相对设置,且该两对支撑柱高度13、14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环缘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环缘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61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多级磁性水处理器
- 下一篇:一种利用太阳能供电的紫外线消毒军用水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