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磁车辆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5253.7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3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宋杰;李建民;苏婧;钟剑;孙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诚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42 | 分类号: | G08G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良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磁 车辆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磁车辆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智能交通系统概念的日益普及和应用的迅速发展,基础交通信息的采集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中之重来优先发展。交通流特征数据的采集是交通管理数据采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交通流特征数据的统计分析,将使交通管理者在准确掌握交通现状及其变化规律的条件下,为未来交通需求提供相应的道路工程设施,做出科学的交通管理决策。但是目前,由于技术的局限,一般通过人员对道路上进行视频监控,无法自动的对道路上运行的车辆进行数据收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地磁车辆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自动对道路上的车辆进行数据收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磁车辆检测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收集车辆信息数据的地磁传感器;
与所述地磁传感器连接的第一单片机;以及
通过与所述第一单片机连接,进行数据处理的上位机。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片机与所述上位机之间通过数据线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优选的,还包括:
发送所述车辆信息数据的第一无线收发芯片,与所述第一单片机连接;
接收所述车辆信息数据的第二无线收发芯片,以及将所述第二无线收发芯片接收的数据传输给所述上位机的第二单片机,所述第二单片机分别与所述第二无线收发芯片和所述上位机连接;
所述第一单片机与所述上位机之间通过所述无线收发芯片进行数据传输。
优选的,还包括:
系统电源,分别与所述地磁传感器、第一单片机、第二单片机、第一无线收发芯片和第二无线收发芯片连接。
优选的,所述系统电源通过相应的电压转换器,分别与所述地磁传感器、第一单片机、第二单片机、第一无线收发芯片和第二无线收发芯片连接。
优选的,所述系统电源与所述第一单片机之间的电压转换器为第一脉宽调制器;
所述系统电源与所述第二单片机之间的电压转换器为第二脉宽调制器;
所述系统电源与所述地磁传感器之间的电压转换器为电压低功耗放大器。
优选的,所述系统电源包括:
并联的太阳能电池板(GDE)、锂电池(L)和超级电容(C),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并通过其转换的电能为所述锂电池和超级电容进行充电;所述锂电池和所述超级电容组成供电电池。
优选的,所述系统电源还包括:
防止反向放电的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端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端与所述锂电池的正极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系统电源还包括:
稳压二极管(D2),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端与所述供电电池的正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端与所述供电电池的负极端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
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控制所述地磁传感器收集数据的时钟芯片,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的时钟信号接口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优点:
1、实现自动对道路上的车辆进行数据收集;
2、通过太阳能充电,锂电池充电,有效的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3、通过无线传输技术,避免了传统的复杂布线,减小了监管系统的占用体积,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灵活性;
4、设备简单、便利,在安装或维修的过程中,不需要封闭车道,并且施工时间短,对路面的破坏性小;
5、检测进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地磁车辆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接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系统电源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地磁车辆检测装置,包括:发送系统和接收系统;
发送系统:至少一个收集车辆信息的地磁传感器101、与地磁传感器相连接的第一单片机102,所述第一单片机将所述地磁传感器收集的车辆信息数据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地磁传感器用于在其所覆盖的范围内,检测是否存在车辆、检测存在车辆数量和检测通过车辆的运行方向等信息,实现监控其所覆盖的范围内的交通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诚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诚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52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