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轮箱箱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5228.9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0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平;高小平;李建平;刘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南口轨道交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5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220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箱 箱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箱润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齿轮箱箱体,属于轨道机车齿轮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内燃机车减速齿轮箱在运行过程中,其温度特性、噪声特性和振动特性直接影响机车的运行品质。齿轮箱一般都采用飞溅润滑的方式来减少齿轮之间的摩擦,从而能够缓解齿轮摩擦引起的噪声过大、振动过大以及温度过高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大齿轮轮齿浸入齿轮箱箱体底部的油池并在高速转动的过程中与小齿轮配合形成润滑油膜,来降低齿轮之间的摩擦。而多余的润滑油被大齿轮溅洒至齿轮箱箱体的内壁上,并沿齿轮箱内壁回流至箱体底部的油池。这样虽然能够解决齿轮间的摩擦问题,但是齿轮箱内的轴承因为没有直接接触润滑油,轴承的摩擦较大,同样会引起齿轮箱噪声和振动过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齿轮箱噪声和振动过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齿轮箱箱体,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承载轴承的圆弧面,所述箱体包括:
用于接收飞溅润滑油的导油板,竖直吊设在所述箱体顶部的内壁上;
水平设置的集油板,与所述导油板的底端相连接;
位于所述集油板下方并用于接收所述集油板溢出润滑油的集油槽,设置于所述箱体侧面的内壁上;
用于连接每个所述圆弧面的上部和所述集油槽底部的进油通道,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侧壁内部。
如上所述的齿轮箱箱体,其中,所述箱体还包括:
位于所述圆弧面的下部底端的回油槽,设置于所述圆弧面上;
用于连接所述箱体的内壁底部和所述回油槽底部的回油通道,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侧壁内部。
如上所述的齿轮箱箱体,其中,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
所述箱体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导油板顶端的视窗盖,安装于所述开口处。
如上所述的齿轮箱箱体,其中,所述箱体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所述进油通道和所述回油通道均设置于所述加强筋内。
如上所述的齿轮箱箱体,其中,所述箱体还包括:用于连通所述箱体的内壁底部的排油堵,设置于所述箱体侧壁的底部。
如上所述的齿轮箱箱体,其中,所述箱体还包括:用于连通所述箱体的内壁的注油堵,设置于所述箱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箱箱体,通过导油板加大了飞溅润滑油的收集量,再通过集油板将大量的润滑油及时的引导至箱体内侧壁的集油槽内,再经过进油通道流入用于承载轴承的圆弧面,实现了对轴承的良好润滑,从而使齿轮箱的噪音和振动大幅度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齿轮箱箱体的透视图;
图2为图1的E方向剖面图;
图3为图1的E方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视窗盖移除后的E方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齿轮箱箱体的透视图,图2为图1的E方向剖面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齿轮箱箱体,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承载轴承的圆弧面10,圆弧面10即为箱体1上轴承座的支撑弧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体1包括:导油板11、集油板12、集油槽13、进油通道14。导油板11用于接收大齿轮3运转时飞溅出的润滑油,竖直吊设在箱体1顶部的内壁上;导油板一般都位于正对大齿轮3的斜上方,可以更好的阻挡和粘附飞溅的润滑油。集油板12水平设置,与导油板11的底端相连接,起到收集导油板11上流下的润滑油的目的。集油槽13位于集油板12下方,用于接收集油板12上溢出的润滑油;集油槽13设置于箱体1侧面的内壁上;集油槽13起到收集润滑油并将润滑油疏导至进油通道14的目的。进油通道14设置于箱体1的侧壁内部,用于连接每个圆弧面10的上部和集油槽13的底部;润滑油可以通过进油通道14流入每个圆弧面10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齿轮箱箱体,通过导油板11加大了飞溅润滑油的收集量,再通过集油板12将大量的润滑油及时的引导至箱体1内侧壁的集油槽13内,再经过进油通道14流入用于承载轴承的圆弧面10,实现了对轴承的良好润滑,从而使齿轮箱的噪音和振动大幅度降低。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箱体1还包括:回油槽23和回油通道24。回油槽23位于圆弧面10下部的底端,设置于圆弧面10上;回油槽23的作用为及时排出轴承内的润滑油。回油通道24用于连接箱体1的内壁底部和回油槽23底部,设置于箱体1的侧壁内部;即回油通道24的一端连接回油槽23底部,另一端与箱体1的内壁底部的润滑油油池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南口轨道交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南口轨道交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52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升降式加热装置以及具有该升降式加热装置的针织圆机
- 下一篇:新型股线梳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