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手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4116.1 | 申请日: | 2013-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8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黄炳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炳刚 |
主分类号: | A61H23/00 | 分类号: | A61H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外 冲击波 治疗 手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手柄。
背景技术
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是一种应用冲击波的原理针对人体机体肌肉、骨骼、内脏等组织病变进行病理性逆转的仪器。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仪的优点在于:1、损伤轻微,可替代某些外科手术疗法;2、一般采用简单麻醉或不必麻醉;3、治疗时间短,风险小,可在门诊进行治疗;4、无需特殊术后处理,且术后恢复较快;5、治疗费用远远低于开放式手术。目前体外冲击波治疗仪多采用液电冲击波源少数采用气压弹道冲击波源,但传统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手柄普遍存在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耗材昂贵,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手柄,使其与体外冲击波治疗仪主机相连,利用气压弹道冲击波源进行冲击波治疗,体积灵巧,安装便捷,取材方便,可大大减少维护的成本和难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手柄,包括冲击治疗头1,手柄管2,手柄把3,速动管4和速动件5,冲击治疗头1设置在手柄管2前端,手柄把3连接在手柄管2的后端,手柄管2内设置速动管4,速动管4内滑动设置速动件5,手柄管2与速动管4之间形成承压室25,速动管4后端开设冲程进气口15,速动管4前端开设返程进气孔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把3内设置后固定座6,泄压阀7,电磁阀8,储气罐9,气动接头A10和气动接头B11,后固定座6与手柄把3固定连接,速动管4右端设置在后固定座6内,后固定座6中部管壁上对应冲程进气口15开设通气孔A12,电磁阀8出气口通过气动接头A10与通气孔A12连通,电磁阀8进气口通过气动接头B11与储气罐9连通,手柄把3上设置与承压室25相通的通气孔C14,后固定座6管壁上设置通气孔B13,通气孔B13一端与通气孔C14相通,通气孔B13另一端连接泄压阀7。
所述的一种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手柄,还包括连接头17,前套帽18和外套帽19,冲击治疗头1安装在连接头17前端与前套帽18之间,前套帽18外侧设置外套帽19,连接头17后端与手柄管2前端相连,冲击治疗头1采用前套帽18固定在连接头17前端,结构简单,连接紧固。
所述的连接头17外壁上开设有沟槽20,增加连接头17与手的摩擦,便于连接头17的拆卸与安装。
所述的后固定座6内壁开设与通气孔A12相通的环形槽21,压缩空气进入环形槽21后再进入冲程进气口15,使得冲程进气口15无论处于任何角度都能够迅速足量让压缩空气由电磁阀8进入速动管4内。
所述的后固定座6通过三个紧固螺丝22与手柄把3相连,连接可靠,定位准确。
所述的一种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手柄,还包括拉紧螺杆23和紧固帽24,后固定座6右端连接拉紧螺杆23,所述的手柄把3包括手柄把后盖36,拉紧螺杆23另一端穿过手柄把后盖36与紧固帽24连接,通过紧固帽24压紧手柄把后盖36,结构紧凑巧妙,组装以及拆解都非常方便。
所述的泄压阀7包括阀体26,锁紧螺母27,螺纹连接头28,螺杆29和锥形节流头30,阀体26下端设置锁紧螺母27,阀体26中部开设泄气口31,阀体26上端设置螺纹连接头28,螺纹连接头28内开设进气口32,阀体26内开设与进气口32相通的锥形节流口33,螺杆29一端设置与锥形节流口33相配合的锥形节流头30,螺杆29另一端与锁紧螺母27配合连接,通过螺纹连接头28与后固定座6连接,旋转螺杆29上下移动调节锥形节流口33与锥形节流头30之间的间隙,从而调整由进气口32进入的气体流到泄气口31单位时间内的流量。
所述的泄压阀7包括阀体26,锁紧螺母27,螺纹连接头28,螺杆29,锥形节流头30,导向杆34和弹簧35,阀体26下端设置锁紧螺母27,阀体26中部开设泄气口31,阀体26上端设置螺纹连接头28,螺纹连接头28内开设进气口32,阀体26内开设与进气口32相通的锥形节流口33,螺杆29一端设置导向杆34,导向杆34上设置与锥形节流口33相配合的锥形节流头30,导向杆34与锥形节流头30滑动连接,锥形节流头30与螺杆29之间设置弹簧35,螺杆29另一端与锁紧螺母27配合连接,通过螺纹连接头28与后固定座6连接,调整弹簧35的压缩量,从而调整由进气口32进入的气体推开锥形节流头30流到泄气口31的气压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炳刚,未经黄炳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41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