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蝴蝶式扩胸健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3941.X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4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彪;罗一平;任洪娟;王汇龙;耿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A63B21/0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刘朵朵 |
地址: | 2003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蝴蝶 扩胸 健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蝴蝶式扩胸健身装置,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蝴蝶式扩胸健身器材,主要运用器材重力或弹簧的弹力的作用来提供健身器材的阻力,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这种阻力的可调节性较差,需要调整铁块的大小,或更换弹簧才可调节,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蝴蝶式扩胸健身器材,阻力可调节性较差,需要调整铁块的大小,或更换弹簧才可调节,十分不便。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蝴蝶式扩胸健身装置,包括座椅11,所述座椅11两侧包括一对竖直设置的主动转轴4,所述一对主动转轴4各与一个摇臂5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转轴4通过棘轮机构6与从动转轴7刚性连接,对所述从动转轴7进行扩胸动作单向旋转的传动;所述从动转轴7与鼓式液压加载装置8固定连接,所述液压加载装置8与下支撑轴16转动连接;所述座椅11下方设有主动缸13,所述主动缸13通过液压管路与鼓式液压加载装置8连通;所述鼓式液压加载装置8提供所述从动转轴7的旋转阻力矩;所述从动转轴7的旋转阻力矩随所述液压缸13压力变化而变化;所述主动转轴4与复位扭簧2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扭簧2与上支撑轴1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轴1,主动转轴4,从动转轴7,下支撑轴16同轴。
进一步的,所述摇臂6呈弧形或近似弧型,其上、下两端均与主动转轴5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扭簧2与所述摇臂5的上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座椅11通过座椅轴12固定在底座15上。
进一步的,所述棘轮机构6包括棘轮内盘605,棘轮外盘603,所述棘轮内盘605通过键与主动转轴4刚性连接,所述棘轮外盘603与从动轴7刚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管路的工作介质为矿物油。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缸13设有螺旋柱1302,所述螺旋柱1302下端为一小圆盘。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缸13的缸径小于鼓式液压加载装置的从动缸缸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将鼓式液压加载装置引入到蝴蝶扩胸健身装置中来,同一竖直方向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上支撑轴1,主动转轴4,从动转轴7,下支撑轴16供四根轴,主动转轴4通过棘轮机构6带动从动转轴7单向转动,从动转轴7克服鼓式液压加载装置8的阻力进行转动,下支撑轴16起到对其上方部件支撑的作用,主动缸13设置在座椅11的下方,通过液压管路与两旁的鼓式液压加载装置8连通,布局合理。锻炼时,通过对主动缸13进行调节,获取所需的液压强度,从而获得所需的阻力,对锻炼力度进行调节。此外,通过设置棘轮机构,主动转轴、从动转轴,利用棘轮机构,使得主动转轴仅仅对从动转轴提供锻炼所需方向上的单向旋转动力,而回复方向上无任何阻力,当一个扩胸动作完成后,利用复位扭簧的作用,使得摇臂随主动轮自动复位,无需人力,复位速度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液压传动的各种元件,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灵活地来布置。
2)重量轻、体积小、运动惯性小、反应速度快。
3)操纵控制方便,可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
4)可自动实现过载保护。
5)相对运动面可自行润滑,使用寿命长。
6)很容易实现直线运动。
7)很容易实现机器的自动化,当采用电液联合控制后,不仅可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控制过程,而且可以实现遥控。
8)具有自刹作用:鼓式加载装置有良好的自加载作用,由于加载来令加载蹄外张,旋转盘旋转连带着外张的加载蹄扭曲一个角度,张力越大,则情形就越明显。
9)成本较低,耐用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蝴蝶式扩胸健身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蝴蝶式扩胸健身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鼓式液压加载装置部位处的横剖面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A向的剖视图。
图5是主动缸处的横剖剖视图。
图6是图5中C-C向的剖视图。
图7是复位弹簧处的横剖剖视图。、
图8是复位弹簧处的纵剖剖视图。
图9是棘轮机构处的横剖剖视图。
图中,1.上支撑轴,2.复位扭簧,3.轴承,4.主动转轴,5.摇臂,6.棘轮机构,7.从动转轴,8.鼓式液压加载装置,9.靠背轴,10.靠背,11.座椅,12.座椅轴,13.主动缸,14.液压管,15.底座,16.下支撑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39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仰卧起坐辅助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带能量回收装置的健腹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