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捕焦油器极线及极板除焦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3895.3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0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俞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74 | 分类号: | B03C3/74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肖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油 器极线 极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焦油装置,尤其是指一种电捕焦油器极线及极板除焦油装置。
背景技术
热轧能源煤气站需设电捕焦油器,该电捕焦油器位置设于煤气站焦炉煤气管道入口处,一般采用如图11所示的蜂窝状立式圆筒形电气清净装置,该电捕焦油器包含壳体11;设于壳体11内的呈六角形蜂窝状布置的数个极板(集尘极)12;安装在每个六角形极板中间的极线13。图12为图11中呈六角形蜂窝状布置的极板中的一个六角形极板的放大示意图,每个极板呈六角形,两个相对边的间距L均为48mm,共有283个极板。
一般,电气清净装置(电捕焦油器)分为除焦器本体(除尘器)及高压整流器两部分。高压整流器提供高压直流电,高压直流电沿着高压电缆输送至电除尘器的电极(集尘极)。集尘极联接整流器的正极端并接地,而放电极则对地绝缘,并将它联接至整流器的负极端。当电压增加至某一定数值时,在集尘极与放电极两电极间的空间内形成电晕放电,结果使电荷的粒子发生定向运动,即在电极之间有电流通过。正电荷向放电极移动并被放电极中和,负电荷向集尘极运动,这样在两极间几乎充满了负电荷。
当含有悬浮粒子(尘、雾)气体通过电极间的空间时,这些粒子被运动着的粒子荷电(带负电),并在电场作用下向电极(集尘极)移动并在其上面沉积下来,而净化过的气体通过电场从除尘器排出。以达到除去焦炉煤气中所含的焦油雾的目的。而在极线及极板上沉积下来的焦油雾需要定期清除,否则会影响电捕焦油器的除焦效率。这是因为当电极(集尘极)表面沉积大量悬浮粒子后,对空间内负电荷吸引效果变差,同时由于电极间的放电作用,反而使原本附着于集尘极的焦油粒子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脱落,脱落后的粒子混入焦油煤气中进入后续管道设备。这样必然导致通过除尘器的焦炉煤气含焦量的上升,从而使煤气加压机内结焦程度加剧,运行过程中就会出现振动值上升,影响加压机的正常运行。同时后续管道内焦油含量的上升将影响混合煤气的质量(即混合比),对热值带来一定的影响,最终使钢板轧制质量出现波动的情况。所以在焦炉煤气管道入口处设置电捕焦油器是必要而且是必须的,同时对电捕焦油器在极线及极板上沉积下来的焦油雾也需要定期清除。
现有的清除电捕焦油器极线及极板上沉积的焦油方式一般有两大种:
1、为电捕焦油器配置一套专用的水喷淋除焦油装置。在电捕焦油器停运的状态下通过专用水喷淋装置对电捕焦油器的极线及极板进行除焦油作业。
2、为电捕焦油器配置蒸汽除焦油管在电捕焦油器停运的状态下通过通入蒸汽对电捕焦油器的极线及极板进行除焦油作业。
由于电捕焦油器内部电极及极板采用金属材质,表面附着导电材料,蒸汽及水清洗易造成电捕焦油器内部水残留,从而导致锈蚀风险的大幅上升,非但降低焦油清除率,同时给煤气管网设备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此外,专用水喷淋装置的整体系统结构复杂,需加专用清洗的药剂,使用成本较高;蒸汽装置是通过蒸汽高温使凝结在极线及极板上的焦油受热液化自然下流已达到除焦油的目的,其除焦油效果较差。
也有的用人工除焦油作业,将283根极线逐一从电捕焦油器内部抽出,除去极线上黏附的焦油,再清除极板,最后将极线放回去,由于电捕焦油器的极板、极线数量多,作业量及难度都较大,而且作业过程中还可能造成极线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并对焦油易以清理的电捕焦油器极线及极板除焦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上夹板,是呈正六边形板,两个相对边的间距小于六角形极板两个相对边的间距,其四侧对称设置四个上夹板螺孔,中间两侧对称设置两个吊耳,从上夹板中心点到其底边开设一个上夹板通孔;
下夹板,其是与上夹板相同尺寸的正六边形板,其四侧对称设置与四个上夹板螺孔位置相对应的四个下夹板螺孔,从下夹板中心点到其底边开设一个与上夹板通孔相同尺寸的下夹板通孔,下夹板通孔的外侧设有插槽;
刮板,其是呈正六边形软性材料板,两个相对边的间距大于六角形极板两个相对边的间距,其六角边向外延伸呈圆弧形边,其四侧对称设置与四个上夹板螺孔位置相对应的四个刮板螺孔,从刮板中心点到其底边开设一个与上夹板通孔尺寸相同的刮板通孔;刮板夹置于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并用紧固螺钉分别穿过上夹板螺孔、刮板螺孔及下夹板螺孔紧固,并插槽、刮板通孔及上夹板通孔对准,形成一个带有插槽的通孔;
极线定位管,其是一端带凸边的铆钉型通管,其凸边插入插槽内。
所述上夹板两个相对边的间距比六角形极板两个相对边的间距小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38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放大镜的手表
- 下一篇:一种报时钟咕咕鸟的滑轨结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