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向机构及具有其的工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3865.2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1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佳;刘学俭;王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00 | 分类号: | B62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机构 具有 工程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向机构及具有其的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程车辆中,多桥转向杆系机构一般为一定数量的摇臂和拉杆相互铰接,通过对摇臂上的铰接球头位置的设置,使各个转向桥保证一定的转角关系,从而满足阿克曼转向几何原理,以达到减少轮胎磨损的目的。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多桥转向杆系机构,其中摇臂包括第一摇臂10’、第二摇臂20’以及第三摇臂30’,拉杆包括第一拉杆40’以及第二拉杆50’,第一拉杆40’通过球头60’铰接在第一摇臂10’与第二摇臂20’之间,第二拉杆50’通过球头60’铰接在第二摇臂20’以及第三摇臂30’之间,且第一拉杆40’与第二拉杆50’分别铰接在第二摇臂20’的上下两段臂身上。
为了保证装配以及进行多轮定位时便于调整,一般在转向机构没有进行转向时的初始状态下,要将摇臂进行定位,即将摇臂设置成与水平面保持垂直的形式,或者使摇臂的至少一段臂身与水平面保持垂直,这样容易使摇臂与拉杆之间形成锐角,导致拉杆与摇臂的传递效率较低,受力情况较差,摇臂与拉杆容易产生变形,且现有技术中拉杆长度是可调的,装配时,由于需要分别对摇臂的位置进行定位,所以要不断调整拉杆的长度来适应摇臂的定位,导致装配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转向机构及具有其的工程车辆,可以提高摇臂与拉杆的装配精度,延长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向机构,包括:第一摇臂;第二摇臂;以及第一拉杆,第一端与第一摇臂的第一段臂身铰接,第二端与第二摇臂的第一段臂身铰接;初始状态下,第一摇臂的第一段臂身与第一拉杆垂直。
进一步地,初始状态下,第二摇臂的第一段臂身与第一拉杆垂直。
进一步地,第一拉杆长度固定地设置。
进一步地,转向机构还包括:第三摇臂;以及第二拉杆,第一端与第二摇臂的第二段臂身铰接,第二端与第三摇臂的第一段臂身铰接;初始状态下,第二摇臂的第二段臂身与第二拉杆垂直。
进一步地,初始状态下,第三摇臂的第一段臂身与第二拉杆垂直。
进一步地,第二拉杆长度固定地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摇臂的第一段臂身与第二摇臂的第二段臂身一体成形。
进一步地,第二摇臂的第一段臂身的纵向中心线与第二摇臂的第二段臂身的纵向中心线相交。
进一步地,第二摇臂的第一段臂身的纵向中心线与第二摇臂的第二段臂身的纵向中心线平行或位于同一直线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包括转向机构,转向机构为前述的转向机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转向机构没有进行转向时的初始状态下,摇臂的与拉杆连接的一段臂身与拉杆保持垂直,这样,以拉杆与摇臂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作为装配的参照,提高了转向机构的装配精度,且通过使拉杆与摇臂的臂身之间形成90度夹角,拉杆与摇臂之间的力的传递效率得到提升,也改善了摇臂与拉杆的受力情况,延长了摇臂与拉杆的使用寿命,可以有效降低工程车辆在恶劣路况中行驶时转向机构被损坏的可能性,提高了工程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转向机构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转向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38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