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针阀式热流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3818.8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7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董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利浦注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 |
地址: | 2153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针阀式 热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模具技术领域,特别一种新型针阀式热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热流道技术的不断发展,针阀式热流道系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针阀式热流道系统不仅能控制产品熔接痕、变形等问题,而且产品进浇口美观,提高了产品质量。
在目前针阀式热流道系统里,阀针在封胶过程中,会出现阀针与浇口的轴线不同轴而损坏阀针封胶面、封胶不严甚至破坏模具的浇口的现象。同时,工作时也会引起阀针变形,卡针现象。另外,针阀热流道系统浇口区域易因为嘴芯前端温度过低形成流痕,影响塑胶产品的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控制阀针变形并同时解决浇口流痕问题的针阀式热流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针阀式热流道,其包括分流板、设置于分流板上下两端的主唧嘴与热嘴、阀针以及驱动装置,分流板上开设有连通于主唧嘴与热嘴之间的第一流道。热嘴包括嘴身、与嘴身连接的嘴头以及穿设于嘴身与嘴头内的嘴芯。嘴身安装于分流板上且其内开设有与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流道。嘴头设置于嘴身远离分流板的一端,嘴芯包括与嘴身连通的杆部及与杆部连接的头部,该头部内开设有与第二流道连通的若干过胶孔及沿其轴向延伸的导向孔。驱动装置支撑于分流板上,阀针与驱动装置连接并依次穿设于分流板、嘴身的第二流道以及嘴芯头部的导向孔内。
嘴芯头部的外表面设置有与若干过胶孔连通过胶槽,过胶槽呈螺旋状分布于嘴芯头部的外表面。
每个过胶孔与第二流道连接一端的孔径小于其远离第二流道另一端的孔径。
嘴芯头部间隔设置有四个过胶孔。
嘴头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与嘴身连接。
嘴芯的杆部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与嘴身连接。
分流板与阀针对应位置设置有为阀针导向定位的定位套。
嘴身与分流板相对的表面开设有密封圈槽。
嘴身外部套有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高速电主轴机体内部设计有相互连通的进气通道、连接通道、出气通道以及环气槽,从而使压缩空气从上至下流向,防止外部切削液、油污等杂质进入机体内部,起到保护和延长轴承使用寿命,亦可起到充分冷却对应轴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针阀式热流道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针阀式热流道系统中热嘴装配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针阀式热流道系统中嘴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针阀式热流道系统中嘴芯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针阀式热流道系统中嘴芯剖视图。
其中:10、主唧嘴;20、分流板;21、第一流道;22、定位套;30、热嘴;31、嘴身;310、第一端部;311、密封圈槽;312、第二流道;314、第二端部;33、嘴头;331、螺合端;333、封胶面;335、六方位;35、嘴芯;351、杆部;352、头部;353、过胶孔;354、导向孔;355、过胶槽;356、第三流道;40、阀针;50、加热装置;60、驱动装置;70、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针阀式热流道系统,其包括主唧嘴10、分流板20、热嘴30、阀针40、加热装置50以及驱动装置60。主唧嘴10与热嘴30分别安装于分流板20上下两端。其中,主唧嘴10设置于分流板20较上端部,用于注入熔胶。分流板20上设置有连通于主唧嘴10与各热嘴30之间用于分流熔胶的第一流道21。
请一并参看图2及图3,热嘴30包括嘴身31、嘴头33以及嘴芯35。嘴身31包括第一端部310以及与第一端部310相对的第二端部314。第一端部310安装于分流板20上且其与分流板20相对的表面开设有密封圈槽311,用以与分流板20中的第一流道21的出胶孔紧密连接,避免漏胶。第一端部310中部贯穿设置有与分流板20上第一流道21连通的第二流道312。嘴头33包括螺合端331、封胶面333以及六方位335。其中,螺合端331与封胶面333设置于相对的两端,六方位335设置于螺合端331与封胶面333之间。嘴头33通过螺合端331螺合于嘴身31第二端部314上,便于拆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利浦注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经优利浦注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38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水机
- 下一篇:一种蓝宝石衬底LED芯片激光切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