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OLED证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3734.4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9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任海;张晓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G09F9/33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周永宏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oled 证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OLED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柔性OLED的证件的设计。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有机发光显示器)是指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的现象,其原理是用ITO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分别作为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在一定电压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和空穴传输层,电子和空穴分别经过电子和空穴传输层迁移到发光层,并在发光层中相遇,形成激子并使发光分子激发,后者经过辐射弛豫而发出可见光。辐射光可从ITO一侧观察到,金属电极膜同时也起了反射层的作用,根据这种发光原理而制成显示器被称为有机发光显示器,也叫OLED显示器。OLED技术以其特有的优点,在现有技术中开始逐渐成为显示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以二维码、图形码或者RFID芯片作为证件的信息载体,但是存在的问题是证件一旦丢失,则上面的个人信息完全暴露,并且即使登报和挂失,由于二维码、图形码以及RFID芯片内存储的信息无法擦除,仍会被不法分子轻而易举的利用,对于证件的持有者来说无疑存在很大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证件中的个人信息容易泄露的缺点而提出一种柔性OLED证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OLED证件,具体包括:微处理芯片、存储芯片、OLED驱动显示模块以及指纹识别传感器,所述微处理芯片与其他所有部件连接;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用于采集指纹信息,并将采集到的指纹信息发送至微处理芯片;所述微处理芯片用于将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存储芯片中预存的指纹信息进行对比,并且根据对比结果控制OLED驱动显示模块的工作状态;所述OLED驱动显示模块包括OLED驱动芯片和OLED显示器,OLED驱动芯片与微处理芯片连接,OLED显示器与OLED驱动芯片连接,所述OLED驱动芯片用于驱动OLED显示器显示存储芯片中的证件信息;所述存储芯片用于预存认定的指纹信息以及证件信息。
进一步的,还包括射频通信模块,所述射频通信模块包括射频芯片和天线,射频芯片分别与微处理芯片和天线连接,所述射频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由微处理芯片的对比结果进行控制。
更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芯片接收到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后,调用存储芯片中预存的指纹信息进行对比,若对比结果一致则控制OLED驱动显示模块和射频通信模块进入工作状态,OLED驱动芯片驱动OLED显示器显示存储芯片中的证件信息,射频芯片驱动天线进行射频应答;若对比结果不一致,则OLED驱动芯片以及射频芯片均不启动。
更进一步的,若微处理芯片将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存储芯片中预存的指纹信息进行对比后的结果连续不一致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N,则微处理芯片对存储芯片中的存储信息进行格式化。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其他所有模块连接,用于提供电源。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采用锂电池或者无线充电线圈。
进一步的,OLED驱动显示模块中的OLED显示器以及指纹识别传感器均表贴于证件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柔性OLED证件通过采用OLED显示技术以及指纹识别技术,大大提高了证件的安全性,持证者只有输入正确的指纹证件才会显示出证件拥有者的详细基本信息,并且在连续输入错误的指纹的次数达到一个预设值时,证件中信息存储芯片将自动格式化,更加有利于保护持证者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柔性OLED证件的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37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