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室外低温制冷的节能冰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73535.3 | 申请日: | 2013-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2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 发明(设计)人: | 曹修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修银 |
| 主分类号: | F25D16/00 | 分类号: | F25D16/00 |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张少华 |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室外 低温 制冷 节能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室外低温制冷的节能冰箱,属于冰箱领域。
背景技术
北方冬季家庭储菜方式一是传统的菜窖储菜法,现在城市由于不适用已消失;二是市售冰箱,现在普遍大量使用,但储菜量少,时间最长不超一周;三是泡沫箱临时储菜:方式是用一个泡沫箱,里面放一装满水冷冻后的塑料瓶来降温的方法储菜的。这三种方法,都没有利用室外低温作为冷源来储菜。经网上了解现在国内还没有利用室外低温作为制冷源的家庭冷藏设备。现在的冰箱在北方冬季仍然在室内消耗电能制冷,消耗宝贵的电能。泡沫箱临时储菜没有温度控制也就没有适合的储菜温度。不能保障长期储菜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室外低温制冷的节能冰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冰箱箱体,冰箱箱体内设有保鲜室和冷冻室,其特征是:在保鲜室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调温风扇和第二调温风扇,在冷冻室的内壁上设有第三调温风扇,第一调温风扇的进风口上连接有室内通气管,第三调温风扇的进风口上连接有室外通气管,第二调温风扇的进风口上连接有内壁冷风管,内壁冷风管设在冰箱箱体的内壁中,其另一端与室外通气管联通,在冰箱箱体内设有与第一调温风扇、第二调温风扇和第三调温风扇对应的第一温控器、第二温控器和第三温控器,在冷冻室设有储冷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北方冬季,冰箱可以不靠压缩机制冷,而是通过风扇充分吸取室外冷空气制冷,所消耗的能源主要是风扇和温控器消耗的,远低于压缩机制冷消耗的电能,从而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冰箱箱体1,冰箱箱体内设有保鲜室2和冷冻室8,在保鲜室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调温风扇3和第二调温风扇13,在冷冻室的内壁上设有第三调温风扇7,第一调温风扇的进风口上连接有室内通气管4,第三调温风扇的进风口上连接有室外通气管10,第二调温风扇的进风口上连接有内壁冷风管11,内壁冷风管设在冰箱箱体的内壁中,其另一端与室外通气管联通,在冰箱箱体内设有与第一调温风扇、第二调温风扇和第三调温风扇对应的第一温控器5、第二温控器12和第三温控器9,在冷冻室设有储冷箱6。在室内通气管和室外通气管内均接有空气过滤器,以保证吸入冰箱箱体的空气洁净。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冰箱可以是在现有冰箱的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现有冰箱上安装本实用新型增加的装置,以及在冰箱电路上增加冬夏开断电路开关装置,使冰箱具备室外冷空气接入制冷和压缩机制冷相互转换的功能。这样冰箱在北方冬季可以不使用冰箱的耗电制冷压缩机。也可以按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造出在北方冬季使用的专用冰箱。
本实用新型适合放在阳台上使用,其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是:当室外温度低于0℃时就可投入保鲜室的使用。当温度低于-5℃时,冷冻室也可投入使用了。第一温控器、第二温控器和第三温控器分别对应控制第一调温风扇、第二调温风扇和第三调温风扇,保鲜室的使用方法是:把室外通气管接到室外,室内通气管连到室内。把第二温控器温度调到3℃;把第一温控器温度调到0℃。当室外温度低于0℃时,插上(接通)电源,第二调温风扇开始工作,通过内壁冷风管、室外通气管向保鲜室内吸进室外冷风。保鲜室达到3℃时风扇自动停止。严冬时当保鲜室温度低到0℃时,第一调温风扇开始工作,吸进室内暖风。保鲜室温度高于0℃时风扇自动停止。从而保证保鲜室温度在3℃至1℃之间。第三温控器设定控制温度最高-5℃,当冷冻室温度高于-5℃时,第三调温风扇开始工作,通过室外通气管向冷冻室吸入室外低温空气,直到设定的最低气温,风扇停止工作。最低气温随天气的最低气温调节,达到设定的最低气温,第三调温风扇就停止吸冷风,以保证冷冻室的低温。冷冻室内设置的储冷箱内装有清水,对冷冻室进行冷冻降温时,冷风首先冷却的是储冷箱,储冷箱冷冻后可缓慢吸收热量,起到延长冷冻室冷冻时间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修银,未经曹修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35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