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线切割装夹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3037.9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3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阎明;朱松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H11/00 | 分类号: | B23H11/00;B23H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切割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切割装夹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线切割装夹工装。
背景技术
线切割设备在切割加工工件之前,通常需要使用一些简易的装夹工装将工件正确定位于上,然后才能开始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而对于一些薄壁形工件,如图7(a)的截面示意图及图7(b)的俯视图所示,设备安装横梁的双“L”形的台阶部的支撑面尺寸大于工件的壁厚尺寸,这就导致在实际的生产加工过程中,若使用双“L”形的台阶部的支撑面作为工件的安装基准,则加工工件过程中钼丝必然会切割到设备的安装横梁;若不使用双“L”形的台阶部的支撑面作为工件的安装基准,则必然要借助其它的辅助工具进行装夹定位;另外,由于工件壁厚太薄,使用常规的装夹工装能够压接的接触面很小,甚至无法压紧工件。若没有合适的装夹工装,必然会增加工件加工的生产效率和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除此以外,在加工此类薄壁形工件时,若压接工装选用不当,往往会导致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变形而影响其尺寸精度,甚至会导致工件报废。
为了解决薄壁性工件的装夹定位、工件变形等难点并提高工件的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有必要设计一种适用于薄壁形工件的线切割加工装夹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适用于薄壁形工件的线切割加工装夹工装。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线切割装夹工装,该分体式线切割装夹工装包括:弯角板1、定位板2、压板3、转接板4以及螺钉5;
其中,所述弯角板1为一板状体通过垂直弯折形成的“L”形部件,其设置为水平状态的部分上设有三个长形孔203用于将整个工装紧固于设备的安装横梁上;其设置为垂直状态的部分上设有多个用于将所述定位板2固定于弯角板1上的安装孔;
所述定位板2为一垂直设置的板状体,通过设置其上的多个螺钉安装孔并由螺钉将其紧固于弯角板1的垂直部分上;所述定位板2与弯角板1接触的一侧面为平面结构,与之相反向的另一侧面设有内凹形的台阶结构402,该台阶结构402的内凹空间用于装夹工件并对工件进行定位;
所述压板3及转接板4均为板状体,所述转接板4的横向长度大于压板3,所述压板3及转接板4叠放设置;所述转接板4上设有多个螺钉孔;所述转接板4上的多个螺钉孔在转接板4与压板3贴合时,部分螺钉孔被压板3覆盖;所述压板3在使用时将其外表面贴合于工件外表面处,多个所述螺钉5通过转接板4上的螺钉孔旋入,部分螺钉5通过被压板3覆盖的螺钉孔将作用力作用于压板3上,从而将旋入螺钉5的力传递至工件外表面并与定位板2配合压紧工件;部分螺钉5通过没有被压板3覆盖的螺钉孔直接旋入定位板2上的螺钉孔,从而将压板3及转接板4固定于定位板2上。
(三)有益效果
该分体式线切割装夹工装解决了薄壁性工件的装夹定位、工件变形等难点,并且提高了工件的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装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1:弯角板;2:定位板;3:压板;4:转接板;5:螺钉。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件装夹过程的示意图。
其中,201:钼丝穿孔;202:工件;
203:长形孔;204:设备安装横梁。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件的弯角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301:螺钉安装孔。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件的定位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401:螺钉安装孔;402:内凹形的台阶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件的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工件的转接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601:螺钉安装孔。
图7(a)为常规工件装夹的截面示意图;
图7(b)为常规工件装夹的俯视图示意图;
其中,701:钼丝;702:设备安装横梁与工件内腔干涉区域;
703:设备安装横梁;704:工件内壁;705: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线切割装夹工装,如图1所示,该分体式线切割装夹工装包括:弯角板1、定位板2、压板3、转接板4以及螺钉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30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烙铁
- 下一篇:一种通用型超声辅助内冲液电火花铣削工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