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全包围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2937.1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8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曹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卡迪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包围 保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包围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的手机一般由设有触控屏的手机主体和安装在手机主体后部的后盖组成,后盖一般用于遮盖电池及其他手机内部结构,起到防止电池掉落以及防尘的效果。但市面上手机的后盖都不具备防摔的效果,例如手机竖直摔地上时,手机的底面与地面接触同样会震裂手机触控屏。使用者为了防止手机摔坏,还需在购买一个外壳,增加使用成本,影响手机的使用感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额外加装外壳也能达到有效保护的手机保护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手机全包围保护结构,包括手机本体和安装在手机本体后方的手机后盖,所述手机本体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均为圆弧面;手机本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有沿手机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槽,手机本体左侧面从长槽至手机本体后端面的部分为圆弧面;手机本体右侧面从长槽至手机本体后端面的部分为圆弧面;手机后盖的上表面、下表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均为圆弧面;手机后盖的左侧面包围在手机本体左侧面的圆弧面外且手机后盖左侧面的前边缘扣合在手机本体左侧面的长槽内,手机后盖的右侧面包围在手机本体右侧面的圆弧面外且手机后盖右侧面的前边缘扣合在手机本体右侧面的长槽内,手机后盖的上表面扣合在手机本体的上侧面外,手机后盖的下表面扣合在手机本体的下侧面外。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手机本体左侧面的长槽与手机本体前端面的距离为1-3毫米;手机本体右侧面的长槽与手机本体前端面的距离为1-3毫米。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手机后盖的上表面与手机本体的上侧面之间存在间隙;手机后盖的下表面与手机本体的下侧面之间存在间隙;手机后盖的左侧面与手机本体左侧面的圆弧面之间存在间隙;手机后盖的右侧面与手机本体右侧面的圆弧面之间存在间隙。
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手机本体的后部还设有电池安装区;电池安装区内安装有手机电池;手机后盖的后侧面与手机电池之间存在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全包围保护结构,无需额外加装外壳也能达到有效保护的手机保护结构,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机全包围保护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区域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图2中以左侧为例),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全包围保护结构,包括手机本体1和安装在手机本体1后方的手机后盖2,所述手机本体1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均为圆弧面;手机本体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有沿手机本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槽11,手机本体1左侧面从长槽11至手机本体1后端面12的部分为圆弧面13(手机本体1的后端面12应该理解为手机本体1的后端轮廓面,例如本实施中手机本体1设有一个凹陷的电池安装区,手机本体1的后端面12应该理解为填满凹陷之后的轮廓平面,而不是指电池安装区的面);手机本体1右侧面从长槽至手机本体后端面的部分为圆弧面;手机后盖2的上表面、下表面、左侧面21和右侧面均为圆弧面;手机后盖2的左侧面包围在手机本体1左侧面的圆弧面13外且手机后盖2左侧面21的前边缘扣合在手机本体1左侧面的长槽11内,手机后盖2的右侧面包围在手机本体1右侧面的圆弧面外且手机后盖2右侧面的前边缘扣合在手机本体1右侧面的长槽内,手机后盖2的上表面扣合在手机本体1的上侧面外,手机后盖2的下表面扣合在手机本体1的下侧面外。
手机本体1左侧面的长槽11与手机本体1前端面14的距离为1-3毫米;手机本体1右侧面的长槽与手机本体1前端面14的距离也为1-3毫米。
手机后盖2的上表面与手机本体1的上侧面之间存在间隙;手机后盖2的下表面与手机本体1的下侧面之间存在间隙;手机后盖2的左侧面21与手机本体1左侧面的圆弧面13之间存在间隙3;手机后盖2的右侧面与手机本体1右侧面的圆弧面之间存在间隙。手机本体1的后部还设有电池安装区(图中未标号);本实施例的电池安装区为手机本体1后部的一个凹陷结构,实际实施中可以以其他形式实现;电池安装区内安装有手机电池4;手机后盖2的后侧面22与手机电池4之间存在间隙31。
图1中所示仅为左侧的部分,右侧的部分与左侧对称。上部、下部的手机本体1和手机后盖2的连接方式与左侧、右侧部分相似,只是手机后盖2的前端直接位于手机本体1的前端面上部,而没有长槽11的结构。此外,图中所示仅为方便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思路,图中具体弧度、厚度、比例与实际实施无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卡迪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卡迪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29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夹持夹具
- 下一篇:4M传输速率的1553B总线电缆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