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混合调光电路及电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2886.2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8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伟;王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57 | 分类号: | H04N5/5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混合 调光 电路 电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视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混合调光电路及电视机。
背景技术
目前,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背光液晶电视机均采用交流——PWM(可变占空比)调光方式:保持通过LED灯的导通电流不变,改变PWM波的占空比,从而改变流过LED灯电流有效值,进而达到调整背光亮度的目的。PWM调光方式具有原理简单、线路简洁、调节线性度良好、以及色温稳定的优点,因而在LED液晶电视机上被普遍采用。但是,PWM调光方式发光效率不高。
另外,LED背光液晶电视采用的直流调光方式:LED灯处于常亮、常导通状态,通过改变LED灯的电流大小来获取不同的亮度。这种方式降低了导通电流,提高了发光效率。但该种调光方式在电流较小时,LED灯的色温随电流变化较大(对图像画质产生较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混合调光电路,旨在保证图像的画质并提高LED的发光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混合调光电路,用于对电视机的LED进行背光亮度调节,该LED混合调光电路包括主控制芯片、PWM调光单元、直流调光单元和调光驱动芯片,其中,所述主控制芯片与所述PWM调光单元连接,所述主控制芯片与所述直流调光单元连接,所述主控制芯片还与所述调光驱动芯片连接,所述PWM调光单元与所述调光驱动芯片连接,所述直流调光单元与所述调光驱动芯片连接;
所述主控制芯片根据用户设定的背光亮度指令产生第一PWM信号,并将所述第一PWM信号分别输出至所述PWM调光单元和直流调光单元;所述主控制芯片还将用户设定的背光亮度指令输出至所述调光驱动芯片;
所述PWM调光单元接收所述主控制芯片输出的第一PWM信号并对所述第一PWM信号进行处理,处理得到第二PWM信号并将该第二PWM信号输出至所述调光驱动芯片;
所述直流调光单元,接收所述主控制芯片输出的第一PWM信号并对所述第一PWM信号进行调压处理,调压处理得到直流电压信号并将该直流电压信号输出至调光驱动芯片;
所述调光驱动芯片接收所述PWM调光单元输出的第二PWM信号、所述直流调光单元输出的直流电压信号和所述主控制芯片输出的用户设定的背光亮度指令;当所述用户设定的背光亮度小于预设值时,所述调光驱动芯片根据第二PWM信号对所述LED进行PWM调光,当所述用户设定的背光亮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调光驱动芯片根据直流电压信号对所述LED进行直流调光。
优选地,所述主控制芯片包括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PWM调光单元连接,所述PWM调光单元包括第一储能单元、第一分压单元、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以及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储能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储能单元的输出端经第一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输入端与外部直流电源连接,输出端经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外部直流电源连接,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经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外部直流电源连接并作为所述PWM调光单元的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储能单元包括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三电阻一端与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经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第三电阻与第一电容之间的节点经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压单元包括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外部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经第五电阻接地,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五电阻之间的节点经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28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