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离子保健手腕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2663.6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7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曹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志军 |
主分类号: | A61N2/02 | 分类号: | A61N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6000 河南省商***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离子 保健 手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腕佩戴装置,具体涉及负离子保健手腕带。
背景技术
现有使用的手表仅具有计时功能,而其它腕带类饰物虽然增加有磁石等具有保健功效的物质,但其需要长期佩戴才能产生如按摩、活血通气的效果,而通常这种腕带类饰物较重,使用者佩戴后将导致手的动作不灵活、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快速产生负离子、磁场而达到磁疗物理治疗功效的负离子保健手腕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负离子保健手腕带,包括壳体以及由壳体两侧向外延伸的腕带,还包括电源线、电磁铁和磁共振芯片,所述电源线分别与电磁铁和磁共振芯片电连接,所述电磁铁为薄片状,贴附于壳体的内表面,所述磁共振芯片具有向下伸出的输出高频信号的发射端,该发射端位于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均匀涂覆有负离子粉末层。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外盖和底壳,所述腕带分别连接于底壳两侧,所述电磁铁贴合于外盖的底面,所述发射端位于外盖和电磁铁的中间下方,并将外盖和电磁铁一同向下顶起形成磁针。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铁的上表面还凸出有凸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的磁共振芯片通电后可在发射端发出高频磁共振信号,使负离子粉末层快速释放出负离子,与人体的正离子中和,使人的手腕上的血液通畅,同时,通电后的电磁铁产生较强磁场,对人体的手腕的神经系统具有磁疗作用,因此,通电后快速形成的负离子和磁场,可快速对手腕产生负离子保健和磁疗保健作用,负离子浓度和磁场强度较大,功效显著。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负离子保健手腕带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磁体的仰视图。
图中:1、壳体;11、外盖;12、底壳;2、腕带;3、电源线;4、电磁体;41、凸环;5、磁共振芯片;51、发射端;6、负离子粉末层;7、磁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负离子保健手腕带,包括壳体1、由壳体1两侧向外延伸的腕带2、电源线3、电磁铁4和磁共振芯片5,电源线3分别与电磁铁4和磁共振芯片5电连接,电磁铁4为薄片状,贴附于壳体1的内表面,磁共振芯片5具有向下伸出的输出高频信号的发射端51,该发射端51位于壳体1内,壳体1的外表面均匀涂覆有负离子粉末层6。
其中,壳体1呈方形的表头状,与腕带2均采用硅胶制成,柔软舒适。磁共振芯片5采用现有常规课产生磁共振信号的芯片,辅于常规电路则可产生磁共振,经电源线3中通入低压安全电源,使电磁铁4产生磁场,对手腕进行磁疗,同时使磁共振芯片5工作,在发射端51中发射出高频信号,促使负离子粉末层6快速释放出较高浓度的负离子,并与手腕处的正离子中和。
为加强高频信号输出得到均匀扩散,同时使对所产生的磁场进行导向,壳体1包括外盖11和底壳12,腕带2分别连接于底壳12两侧,电磁铁4贴合于外盖11的底面,发射端51位于外盖11和电磁铁4的中间下方,并将外盖11和电磁铁4一同向下顶起形成磁针7,使负离子和磁场信号聚集后输出,增加强度。如图2所示,电磁铁4的上表面还凸出有凸环41,用于磁场导向。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志军,未经曹志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26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红外陶瓷微珠热敷袋
- 下一篇:小儿普外科用肛门扩张器